立春,又称“打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那么,双立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说法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今年有两个立春分别是几月几日(双立春有什么说法)(1)

一年按太阳的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按月亮的运行分月,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解决阴历与阳历之间的时间差问题,这就出现一些年份一年有十三个月的情形,这种情况下立春节气就有可能出现在上一年的腊月,或者下一年的正月,从而出现了“无春”年(寡妇年)和“双春”年。

2023年癸卯年,是罕见的闰二月,也是双春年。“双春年”并不是说一年中有2个春天,而是一年中有2个“立春”节气。2023年2月4日立春,对应的农历时间是2023年正月十四;2024年同样的是2月4日立春,但是对应的农历时间是2023年腊月廿五,同一年中正月十四和腊月廿五都是立春节气,因此2023年是“双春年”,也可以说成“双立春”。

“双立春”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并没有什么说法,只是农历和公历两种历法上的计算误差多导致的,只是一种凑巧的自然现象,在科学的层面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所以,并不用过度的解读。

但是在我们的俗语当中会有很多关于双立春的说法,例如“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一年难逢两头春,百年难逢岁交春”以及“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等众多的俗语,都是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对于双立春的解读,有的是对自然天气的感慨,有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的是对农业的说明,但是这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