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吉林白山激活水资源)(1)

七道沟河清澈的水流 高龙安 摄

七道沟河清澈的水流 高龙安 摄

中新网白山6月2日电 (高龙安)驱车驶往吉林白山的小城临江,一路上不知转过多少墨绿色的峰峦。都说好山出好水,临江城区不大,却因矿泉资源远近闻名。

距临江市区100多公里外的七道沟河中上游,水流清澈见底,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形如蜂窝的火山岩随处可见。临江市清泉水源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新僮指向密林深处说,山里已有62处矿泉水泉眼接入临江市“引泉入城”工程的输水管线,日输水量达到4.6万立方米。

5月的东北已能感受到夏天的热气,但山上偶尔还能见到体积巨大的冰块。喝上一口泉水,凉意直冲额头。对于这不断外涌的泉水,权威部门的鉴定结果是,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属于低钠、偏硅酸型矿泉水,可以直接饮用。

寻源之路

现在临江市有85%的市民都在喝“引泉入城”工程引来的泉水。

临江与朝鲜隔江相望,位于长白山腹地,这里与阿尔卑斯山和高加索山并称为“世界三大优质水源地”,矿泉星罗棋布,有近50种矿产和1000余种野生植物藏于深山之中。

2014年6月,当地在七道沟河中上游的原始森林中发现大片矿泉群,经权威部门对水质、流量跟踪检测和可行性论证后,临江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引泉入城”工程。

一条长达106公里的管线从深山延伸至市区。由此,临江市民家里的自来水龙头里直接流出了甘甜的矿泉水。

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吉林白山激活水资源)(2)

从深山里流淌出来的清泉 高龙安 摄

东北小城因水得福

水质好坏与否,临江人颇有发言权。“我家的水壶用了几年都没有水垢。”市民宋玉松说,家里的水有一种特别的甜味,口感清爽,和普通的自来水有明显不同。外地的亲戚朋友都羡慕临江的水好,有人为此来临江休养度假,甚至买房。

王新僮说,泉眼的自然流水量远远大于市民的用水量。为保护水资源和杜绝浪费,当地管理部门每天会根据实际的用水需求,在水源地自动调节输水流量。

奔涌的山泉不仅滋润着临江市民的生活,也让当地的“水产业”风生水起。

在临江发现矿泉水源地后不久,国内各大知名水企纷纷抛来“橄榄枝”,欲购买水源。临江市委市政府婉拒了想要“购买水源”的商家,而是在“引泉入城”工程基础上,把管线导入临江矿泉饮品产业园,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高品质水源。目前,已有5家饮品企业与当地开展合作。

未来,临江市还计划建设矿泉水物流园区和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推进当地果、粮、菌、药、参等特产与矿泉资源的深度融合开发。

“黄金水源”涌出“黄金效益”

事实上,不光是临江,整个白山市都在研究怎样将矿泉水产业做优、做大和做强。

据官方统计,白山市境内已发现的矿泉水和山泉水水源有200余处,这些泉眼每天的自然流量多达46.9万立方米。凭借质优量足的优势,短短几年间,农夫山泉、恒大、娃哈哈、康师傅等知名企业先后入驻白山。

如今,白山市拥有矿泉水生产企业30余家,其中11家属于规上企业。2020年,该市矿水产能达到1200万吨,产量约300万吨。

在白山市所属的靖宇县、抚松县、长白县、临江市、江源区均已纳入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并且成立矿泉饮品科研院所和基地,让矿泉水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在产能提升的同时,白山市有了新的思索,一是如何提升品牌力和产品力,二是如何协调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产业布局上,白山不只局限于矿泉水的生产,而是向果蔬饮料、酒类酿造、食品加工等子行业拓展,并在销售渠道上集中发力。目前,相关产品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此外,白山市在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中提出,远景开发总量不超过2000万吨/年,且坚持“高门槛准入、高起点开发”的原则,放慢扩总量的步伐,优先引入实力强劲、知名度高、工艺先进的域外企业开发矿泉资源。同时,融入康养、旅游等高质量发展元素,推进矿泉水产业全链式、全领域发展。

预计到2025年,白山市的矿泉水产能将达到1500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让山上的每一处“黄金水源”都能涌出“黄金效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