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抽动症,可能大家会有点陌生,它是孩子中较高发作的一种疾病,由于很多人对于抽动症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在患病初期没有做到正确的对待。
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它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反复的、刻板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
通常在3至15 岁间发病,男性占比例比女性多。
60%的抽动症患儿刚开始会表现为频繁眨眼,之后出现清嗓声、耸肩、摇头等症状。
疾病初期,容易被误诊。
1825年,法国医生妥瑞发现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病例,典型症状就是病人的脸部肌肉会不由自主地抽动,严重的时候,肩膀和手臂也会剧烈抽动,同时还伴有无法控制的尖叫,或是骂人的脏话。
在中国,最早发现这种病例是在1963年。
在临床治疗中,接触过很多因为被老师家长归咎为“不良习惯”、“坏毛病”或者被误诊为结膜炎、鼻炎而被延误治疗的病例。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真的是眼睛的问题,眼结膜可能充血、水肿、眼睛分泌物多,用眼药水后可以使症状减轻,但如果是抽动症呢,就是不停地眨眼,他的眼睛并不充血,眼睛也没有其他感染症状。
其实这些孩子都是无意地、无法控制地。
为什么孩子会得这样的怪病?除了先天的神经发育缺陷以外,后天的因素里(如孩子的家庭环境和养育方式),这里面的不利因素更多、更深层、更不易被察觉。
抽动症虽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在家庭、在父母。
抽动症的患儿往往与心理因素及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关。
或常因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等而诱发。
当孩子有这种情况时,家长大多数会训斥孩子,这样加重了孩子紧张的情绪,导致病情加重。
抽动症能够自愈吗?
几乎很难自愈,这是为什么?
来看看抽动症的主要病因
大脑基底神经节病变及边缘系统的皮质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相关神经递质失调,抽动症发病还与去甲肾上腺素、兴奋性氨基酸如色氨酸、5HT、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有关!
简单来说抽动症其实是大脑神经上的问题,患了抽动症,犹如随身携带一只隐形怪物一样。
你毫无选择的,要带着他一起生活。越想甩掉它,它反而缠你越紧。
一旦身体与心理防线被攻破,什么秽语症、强迫症、社交障碍的也一并找上你。
神经性问题极难自愈,很多人长达十几年都未能完全康复。熟悉医学的朋友也是清楚的
另外,抽动症是会“传染”的,起初只是眨眼,后续会延伸到鼻子脖子肚子等多个肌肉群,产生全身性抽动,让孩子痛苦不堪!
通过研究表明:
- 到成年期有30%-50%的患者完全恢复
- 约30%-40%的患者部分改善
- 但也有20%-30%患者症状延续到成年,罕见进展为精神分裂症者
一些较轻微的抽动症症状可以自愈,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受到群体歧视,对心理发育不利。
记得有一部电影《叫我第一名》。
讲述了主人公因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抽动症”,使他的生活备受折磨。
但是他始终乐观向上,默默努力,最终成为一位出色的老师,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电影虽有艺术升华,但是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关键是我们怎样教育引导他们。
所以父母,环境,孩子自己的调节能力在康复过程中都尤为重要!
这需要医院和家庭一起努力!
转载分享:来自知乎-作者:医教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