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题材包罗万象,其中有一些是专门描写牧童的诗歌。

在我们的记忆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诗中写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面对路人的问询,牧童闭而不答,用手指着杏花村的方向。

这首诗刻画了牧童的什么形象(诗人笔下牧童的形象天真可爱)(1)

实际上,牧童在很多诗人眼中充满了天真和童趣,甚至读起来忍俊不禁。

今天,我们品读几首关于牧童的诗,感受牧童充满童趣的世界。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这首诗为我们展现牧童晚上吃完饭后的场景。从中也看出诗人的内心是多么渴望闲适而淳朴的生活。

这首诗刻画了牧童的什么形象(诗人笔下牧童的形象天真可爱)(2)

放牧的草地非常辽阔,放眼望去,四周全是绿油油的草地,在晚风中,隐隐约约地飘来了牧童吹笛子的声音。虽然牧童吹奏的并不专业,但是悠扬的笛声还是引起了诗人的注意。

牧童放完牧,吃完晚饭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他抬头仰望着星空,觉得今晚的月色很美,索性连蓑衣都没有脱,便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一轮圆月。

这一切美好的画面,似乎将我们带回到遥远的童年时光,依稀能回忆起童年时候天真纯洁的年代。

《牧童诗》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在北宋皇祐三年,也就是公元1051年,黄庭坚这一年才7岁。有一天,黄庭坚的父亲邀请朋友在家吟诗作赋。席间,其中一个朋友让小黄庭坚也吟诗一首。

黄庭坚也毫不怯场,他想起了昔日的小牧童,便随口而作此诗。

这首诗刻画了牧童的什么形象(诗人笔下牧童的形象天真可爱)(3)

在诗中,描写了牧童缓缓地骑着牛在村中走过,微风吹来,远方传来牧童的阵阵笛声。看来,古时的牧童一般都会随身携带着笛子。

诗中又写道,牧童的生活闲适而自在,要比当年长安城中费尽心思追求名利的人强一百倍。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黄庭坚的不慕名利的情怀。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代大诗人袁枚,是一个颇爱生活的文人,他的一生写过很多颇为清新而贴近生活的小诗,这首《所见》便生动地描绘了牧童捕蝉这一生活场景。

诗人看到一个牧童骑在黄牛的背上,林中还不时地回荡着牧童悠扬的歌声。

忽然间,牧童停止了歌声,悄悄地站在树旁,原来他想要捕捉树上的知了。

这首诗读起来真是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童趣和童真,一个小牧童的形象赫然展现在我们面前,倍绝可爱。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人,都应该会有这些经历吧,捉知了、捕蝴蝶、抓蛐蛐,每天乐此不疲。即使几十年后,这些童年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并且伴随着自己的一生。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牧童的诗,欢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