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邵宇 苗子清「邵宇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苗子清为东方证券博士后研究员」提要:
科创板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进入加速换挡的新周期,奏响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协奏曲的最新强音。
作为以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为宗旨的“中国版纳斯达克”,也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制度创新是科创板的使命和生命力。
2019年7月22日,伴随着开市锣声的响起,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
科创板的建立,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进入加速换挡的新周期,奏响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协奏曲的最新强音。
科创板开市三年来发展概况
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三年来,科创板的发展成绩十分亮眼。
首先,科创板上市公司队伍不断扩大,首发募集资金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7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437家,相较于开市之初的25家,标的数量扩容了逾16倍。科创板IPO募集资金累计超过6000亿元,比2019年末的824亿元增长了近7倍。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底,安永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上交所科创板IPO融资额首次超过主板,A股前十大IPO中,5家来自科创板。
其次,科创板总市值规模不断扩大,多数个股涨幅十分可观。截至2022年7月21日,科创板的总市值为5.55万亿元,相较于2019年末的8638亿元,增长了逾5倍。153家公司总市值超百亿元,包括5家千亿元市值上市公司。同时,324只个股相对于发行价上涨,占科创板上市个股总数量的74.14%。23只个股最新股价较发行价涨超5倍,4只个股最新股价较发行价涨超10倍。
再次,科创板“硬科技”成色愈加鲜明,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步显现。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见图1),截至2022年7月21日,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公司数量达379家,占比为87%,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标杆企业成功上市,高科技企业聚集效应显著。中芯国际等57家集成电路公司涵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兼备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支撑环节。
最后,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带动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883.51亿元,同比增长31%,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见图2)。2021年底,科创板公司汇聚了一支超过14万人的科研队伍,平均每家公司超过33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接近3成。截至2022年6月30日,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8578.50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归母净利润976.37亿元,同比增长76%。
科创板的制度创新
作为以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为宗旨的“中国版纳斯达克”,也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制度创新是科创板的使命和生命力。通过梳理可以发现,科创板有八项特色制度创新最具影响力。
●注册制是科创板最大的制度创新
注册制的基本特点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通过要求证券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信息,使投资者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对证券价值进行评估并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的价值与价格等事项不作实质性判断。注册制下,发行人的商业质量、股票的投资价值与价格由投资者自行作出判断,股票发行的价格、规模、节奏主要由市场参与主体通过市场机制加以确定,监管部门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注册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向市场化、法治化迈出了一大步。
●延长保荐机构督导期,设置跟投制度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的持续督导期为股票上市当年剩余时间以及其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这样的“1 3”督导期规定,比其他板块适用的“1 2”有所延长,压严、压实了中介机构的责任。同时,科创板颇具创造性地设置了跟投制度,要求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参与发行战略配售,并对获配股份设定限售期,对过去“只荐不保”行业现象进行了纠正,让券商在资本约束下做好前端把关工作。
●允许亏损公司上市
科创板推出“以市值为核心”的“5 2”套上市标准体系,其设计思路是构建以市值为核心的上市条件,所欢迎的对象包括了未盈利企业等各类企业。在五大上市门槛中,第五套标准对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完全不设要求,许多医药行业企业就依循这一未盈利标准登陆了资本市场。科创板允许高科技亏损企业上市,打破“必须盈利”的法则,拓展了投资者对新经济公司核心价值的认知,从传统意义上的“赚不赚钱”,转向“值不值钱”。
●允许同股不同权、红筹公司上市
多年来,A股市场始终只向同股同权的公司开放,但是在科创企业当中,对表决权进行差异化的安排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科创板在上市门槛中作出重磅改革,允许科技创新企业发行具有不同表决权的类别股份并在科创板上市。此外,普遍采取同股不同权的红筹企业也开始通过科创板进入A股市场,华润微、中芯国际、九号公司等多家红筹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发行市盈率限制获得突破
以往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一直受限于23倍的隐形“天花板”。而科创板在发行端突破市盈率限制,定价、规模、节奏均采取充分的市场博弈机制。结果显示,市场选择的差异性和博弈后形成的一致性初步得以体现。一方面,发行价格由市场决定。科创板前100家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区间为19倍至468倍,绝大部分公司发行市盈率落在其他卖方机构建议的估值区间内。另一方面,募资金额相对适中。迄今上市的110家公司募资总额1274亿元,大部分公司募资额超过募投项目所需资金。
●新股前五天放开涨跌停限制
科创板取消了新股上市首日价格最大涨跌幅44%的限制,在新股上市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同时,科创板还设置了新股上市前5日盘中临时停牌机制和在连续竞价阶段引入有效申报价格范围机制,以防范放宽涨跌幅限制而导致股价波动剧烈。科创板特有的交易机制在切实保障市场流动性、有效提高定价效率,促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设置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防止非理性的炒作,促进市场平稳运作。
●信披要求更加全面、深入、精准
结合科创企业的特点,科创板进一步强化了行业信息、核心技术、经营风险、公司治理、业绩波动等事项的信息披露,而对于信息披露量化指标、披露时点、披露方式、暂缓豁免披露商业敏感信息、非交易时间对外发布重大信息等方面,作出更具弹性的制度安排,以保持科创企业的商业竞争力。
●退市标准更加多元客观
科创板在退市制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改革,减少了上市公司可调节可粉饰的空间。在规范类、交易类、财务类和其他合规类退市标准方面,均借鉴最新改革成果,丰富和扩充了相应情形和指标。科创板对退市的程序也进行了优化,简化退市流程,压缩退市时间,并不再设置专门的重新上市环节。
科创板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
与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A股市场其他板块相比,科创板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品牌、审核和制度三个方面。首先,科创板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理优势,正在成为优质科创企业集聚高地,品牌优势明显;其次,科创板在审核环节突出市场导向、提高信披质量、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常态供给,以快速、透明、可预期三大特点彰显审核优势;最后,科创板上市条件多元化、发行市场化,有利于高管及核心员工持股,制度优势明显。
我们预计,未来科创板发展依然前景广阔。科创板将继续坚守“硬科技”定位,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企业服务能力,受益经济转型升级红利。进一步强化“科创”属性,促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与主板、创业板等A股其他板块错位发展。国际资本互联互通方面,有望承接更多中概股和港股回流,持续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政策利好方面,随着科创板做市商制度的落地,科创板市场流动性及交易活跃度有望提升。
总之,科创板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在推动硬科技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过程中,将继续成长和壮大!
(责任编辑:侯皓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