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联社改革广东 广东两家农商行(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省联社改革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广东省又有新动向,广东省两家农商行的主管权脱离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广东省联社”)。2月16日,东莞农商银行(9889.HK)发布公告宣布,该行主管机构调整,并协助管理广东普宁农商行,这两家农商行的主管权都移交至东莞市政府。

去年7月发布的《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也特别提到,推动省农信联社管理体制改革。但各省具体情况不同,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省将给出何种方案,目前尚无定论。

主管机构调整

公告显示,根据东莞市政府于2月15日印发的文件,为落实广东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总体部署,经广东省政府同意,东莞农商行和普宁农商行的主管权从广东省联社整体移交至东莞市政府。

另外,东莞市政府委托东莞农商行协助管理普宁农商行,协助做好普宁农商行的日常治理和经营管理,指导督促普宁农商行不断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推动其保持良好发展。具体委托协助管理事项包括党组织、干部管理、纪检监察、考核评价等。

东莞农商行在公告中表示,主管机构调整有利于该行进一步深耕东莞本土市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主管机构调整和协助管理普宁农商行,不会影响东莞农商行的日常运营和正常业务,不会对东莞农商行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该行将继续受中国银保监会、央行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管指导。

东莞农商行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东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5年,成立东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完成统一法人体制改革。2009年,东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改制,成立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9月29日,东莞农商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此时,东莞农商银行共设立了505个营业机构(含总行),下辖39个一级分支机构。

截至2021年9末,东莞农商行未经审计合并口径下资产总额为5891.67亿元,负债总额为5397.66亿元,吸收存款4097.39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2816.4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东莞农商行营业总收入达99.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47.25亿元。

另外,截至2021年9月末,东莞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0.79%,贷款拨备覆盖率为378.51%,拨贷比为3%。

东莞农商银行还参股了其他多家农商行,战略控股湛江农商银行、潮阳农商银行,入股顺德农商银行、徐闻农商银行、乐昌农商银行和雅安农商银行。不过,东莞农商行目前未持有普宁农商行任何权益。

普宁农商行前身为普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16年改制为普宁农商行,主要在广东省揭阳普宁市从事业务。

广东省联合改革

广东省联社成立于2005年,由广东省内农商行自愿入股组成,根据广东省政府授权,履行对广东省农商行(农信社)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目前,广东省联社下辖73家农商行。截至2020年末,广东省联社资产总计489.29亿元,负债合计469.22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为12.75亿元,净利润为2.03亿元。

近年来,在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广东省联社多有投入。《华夏时报》记者于2月17日向广东省联社一位人士了解到,2022年广东农信将继续全面推广“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切实推动各市县农商行党组织党建共建、乡村金融特派员进村、政府服务自助机投放、三资平台财务系统对接、整村授信,实现“一支部、一特派、一体机、一平台、一授信”的全覆盖。

近年来,各地省联社改革持续推进。此次东莞农商行与普宁农商行脱离省联社管理,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广东省联社改革迈出的一步。

2004年8月,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参加第二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17年11月,广东农信第三轮深化改革全面启动。

2021年7月发布的《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到:“推动省农信联社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农信系统的党建、纪检监察、行业审计、风险防控、资金清算、数据系统等综合能力建设。落实省政府对农信系统的管理责任。在稳定县域金融服务的前提下,加强宏观管理,促进农商行回归本源,巩固支农支小主力军的优势地位。补齐农业农村信用体系短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与我省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不少省份发布的“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中都提到了省联社改革,今年更是省联社改革的关键一年。此前,浙江省就宣布将采取省农商联合银行模式进行改革。广东省联社将会选择怎样改革模式,目前还没有正式披露。

某银行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每个省的情况各不相同,省联社改革模式也要具体分析。具体广东省联社会交出怎样的改革方案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