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10日讯(通讯员 崔永兴 记者 万凌云 文/摄)今天,从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建设项目部传来好消息:8月9日下午,镇江大港新区码头,国内最大的“大贝壳”被吊运上岸,而这个自重261.5吨的“铁砣砣”,是正在建设中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的散索鞍。南锚碇散索鞍吊运就位安装,标志着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已进入索鞍安装阶段。对万众瞩目的大桥建设而言,又进入了一个崭新重要的建设“节点”。

长江江苏段浮吊进入倒计时(261.5吨大贝壳吊运上岸)(1)

长江江苏段浮吊进入倒计时(261.5吨大贝壳吊运上岸)(2)

记者了解到,索鞍是专供悬索绕过塔顶的支撑并使主缆平顺地改变方向的结构。索鞍的上座由肋形的铸钢块件组成,上设有索槽安放悬索。索鞍一般分为主索鞍和散索鞍,主索鞍主要是将主缆传来的巨大压力传递到主塔,散索鞍主要是改变主缆的传力方向,并将主缆分散为索股分别锚固在锚碇上。

长江江苏段浮吊进入倒计时(261.5吨大贝壳吊运上岸)(3)

长江江苏段浮吊进入倒计时(261.5吨大贝壳吊运上岸)(4)

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座高速公铁两用悬索桥。据悉,大桥南北两岸共设计塔顶主索鞍4套,南锚碇、北沉井散索鞍各2套。南锚碇散索鞍为摆轴式构造,由鞍体、上承板、下承板、底板、底座、隔板、锌填块、拉杆、密封带、侧板、压块、垫板等组成;外形像个“大贝壳”的散索鞍为铸焊结构,鞍体长宽高尺寸7.8m×6.4m×5.9m,鞍槽最小宽度1.38m,由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 编辑:王育昕

长江江苏段浮吊进入倒计时(261.5吨大贝壳吊运上岸)(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