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朝代在西安建都# 西安原名叫长安,是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后,在秦都咸阳已东建立新城,按照“长治久安”的意思取名,长安这个名称一直用到明朝建立,长达一千五百余年,明朝建立后改名西安。
我国原来有“六大古都”之说,后来学术界又提了“八大古都”之说,每个古都实力都不俗,尤其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四个古都影响力最大。但往前推一千年,那就只有西安和洛阳影响力最大了。
据西安、洛阳两地官方公开公布的资料,两市都称为“十三朝古都”,而且两市的建都史还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相爱相生,相影相随,互为影响。从建都的时间早晚和时间长短看,洛阳应该为“中华第一都”,但从对我国后世的影响力来讲我认为西安为“中华第一都”。因为夏、商距离现在时间久远,虽然最早都城都在河洛盆地,但因为当时生产力落后,都城建设也十分简陋,迁都也比较频繁,对后世的影响力不大。所以,真正奠定我国后来历史社会文明基础的应该是西周。
哪么地处西北地区的西安(长安)为什么会受历朝历代的青睐呢?这得从我国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来说。
周代商兴后关中平原成为政治文明中心我国的文明叫黄河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河洛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涵盖河南全部、山西河北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部,和江苏安徽西北部等地区。包含了河洛文明、关中文明、汾河文明、济河文明、南阳文明等多个区域文明。
夏商时期,人们的社会生产力还非常落后,国家形式也是从部落联盟过渡而来,都城建设也比较原始。因此夏商虽定都于河洛地区,但随着自然灾害的影响,国都频繁迁移,现在仅商都遗址就有好几个,夏都遗址只发现了个二里头遗址,但没发现的肯定也还会有。
自盘庚迁殷后,国都总算固定下来,都城建设也比较坚固,城市功能也逐渐完善,居住人口也日渐增多。商朝后期,周人部落在岐山兴起,摆脱游牧从事农耕生产,并且逐渐由岐山周边向关中平原发展。经过古亶公、季历这些周人先祖的不断发展,到周文王时已经强盛起来,成为商朝西部的一个大国。
周国虽明面上承认商朝为共主,但实际不停的向东蚕食商朝的诸侯封国。到周武王伐纣时,周国已经占据了河南焦作沁阳以西,山西汾河谷地及上党地区,关中平原全部、汉水流域到长江的大片国土,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之称,拥有了绝对的灭商实力。而商朝后期,东夷部族叛乱不断,商朝的注意力全在东夷,商朝军队全部在东夷平叛,因此才会有武王伐纣时纣王没有部队可用局面。
在周文王二年,周灭掉西安附近的崇国后,在西安沣水的西岸建立“丰京”,将周国都城迁入丰京,这是西安建都的伊始。周武王胁又在沣水东岸建立“镐京”,把都城迁入镐京,因此“丰京”和“镐京”又称为“丰镐”,周武王灭商后就把“镐京”定位西周的都城,开启了西周三百多年的统治。
关中平原的地理优势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实际上是在大中原范围内,在古代历史上同河洛盆地一样被称为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只是到明清时期,西安是朝廷控制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陕甘总督衙门所在地,便逐渐把陕西划为西北地区,其实陕西距离新疆远比距离山东远。
关中平原北依黄土高原,南靠秦岭大山,西临川甘崇岭,东拒黄河峡谷,是一个四周封闭形的平原谷地,中间一条渭河由西向东冲积出八百里秦川。在西汉以前,关中平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地土肥沃,是个农业生产的好地方,在关中建都能够保证朝廷中央的粮食安全。
在地型地势上,关中平原地处我国的第二阶梯,对东南部形成巨大的府冲优势。同时关中平原西有散关,北有萧关,南有武关,东有函谷关。四个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形成“四塞之地”,能够挡住各方的进攻,因此国家都城建在关中平原比较安全,不易被轻易攻破。
还有一个因素,在唐朝以前我国的主要危胁是来自蒙古高原及西北的游牧民族,唐朝以后才转为东北的渔猎民族。因此西安作为国家都城,可以更好的集结力量抗击游牧民族的入侵,就象北京对明朝的作用一样,也有一种“天子守国门”的感觉。同时西北民风粗犷彪悍,文化气息豪迈,朝廷在此不会象在南京那样容易陷入“温柔乡”,因此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大都气势恢宏。
关中平原建都的缺点虽然关中平原建都长处居多,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关中平原若自成一国则非常稳固,但在周武王灭亡商朝后,面对关东的广大地区,管理上便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在周成王继位后年幼,周公开始摄政,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不服,便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这就是“三监之乱”。
武王伐纣只是在核心灭掉了商朝,殷地的各个诸侯国都很不服气,西周初年关东很不平静,诸侯国叛乱不断,为了应对这种不平静的局面,周公旦和召公爽便约定“分陕而治”,即以现在的河南三门峡陕州为界,陕州以西归召公管理,陕州以东归周公管理,并兴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柱子,立在分界线上,这叫“立石为界”,这便是我国最叫的界石。分陕后,周公便开始东征平叛,打击殷商故地的反叛势力。经过三年的征战,周公平定了叛乱,将周朝的统治范为推到了东海、淮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形成泱泱大国。
为了达到长治久安,东征平叛后,周公便在洛河北岸兴建新都洛邑(洛阳),洛邑建成后被称为“成周”,周公请周成王迁都洛邑,在洛邑周围驻八师,将商朝贵族都迁到洛邑周边,将河洛盆定为京畿之地。周成王迁洛邑后,周公还政,周成王在洛阳分封诸侯,定制周礼,行“井田制”,开启了西周“成康之治”。自此洛阳便成为西周的东都,也是周、汉、隨、唐把长安、洛阳作为“两京制”的开始。
到秦国、西汉时定都关中时,关中平原人口越来越多,开发也越来越严重,树木森林砍伐殆尽,气候也变得干旱起来,土地日渐贫瘠,粮食产量日渐减少,满足不了人口的增长。到了隨唐时期,关中平原产出的粮食已经养活不了帝国京都的庞大人口,需要大量从东方运进,但由于殽函故道的险峻,运粮十分困难。于是隨炀帝杨广便再次在洛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并开通大运河,从江南调粮食。唐朝也是把洛阳定为东都,唐高宗、唐玄宗曾多次带着文武大臣到洛阳就食,武则天代唐后,更是把洛阳作为武周政权的“神都”。
由此可以看出大凡在长安定都朝代,都把洛阳定为东都,而在洛阳定都的朝代又把长安定为西京。东汉的文史家班固和科学家张衡分别作出了《两都赋》和《二京赋》,来描写长安与洛阳的繁华,到了唐代,诗人李庾也写下了《两都赋》,来赞美东都西都的盛景。
在西安定都的十三个朝代历史上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有西周、秦、西汉、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计十三朝。分别为:
-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 秦(咸阳)(公元前350——公元前221年)
- 西汉(公元前221年——公元前8年)
- 东汉献帝(公元190年——公元196年)
- 新(公元前8年——公元23年)
- 西晋愍帝(公元313年——公元316年)
- 前赵(公元318年——公元330年)
- 前秦(公元351年——公元385年)
- 后秦(公元384年——公元581年)
- 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7年)
- 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
- 隨(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其中西周、秦、西汉、隨、唐五个为大统一朝代,新莽与东汉献帝时代为乱世,西晋愍帝为临时避难政府,前赵、前秦、后秦为五胡乱华时的胡人政权,西魏、北周为北魏分裂后的延续政权。
另外还有四个算不上号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即新莽时期绿林军建立的玄汉政权、赤眉军建立的赤眉汉政权,唐未黄巢起义军建立的大齐政权,明未李子成建立的大顺政权,这四个政权存在时间都极短,最多不过一年。
唐朝未年以后关中平原的没落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数次入侵攻克长安,对长安的破坏极大。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后,对长安又是一次破坏。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后,彻底拆除长安城,从此长安走向没落。与此同时东都洛阳也走向没落,中国经济中心发展东移,开封走向了政治舞台,成为北宋都城。金灭北宋后,中国经济中心开始转向江南,元明清时北京成为了千年国都。
明朝建立后将长安改名西安,建立秦王府,重建西安城,西安从此成为朝廷控制西北的经济政治中心。清朝时陕甘总督衙门设立在西安,在清廷历次对新疆的统一作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为陕西省的省会,西安获得了新生和发民。如今西安为我国西部的重要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肩负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重任,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