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顾家慧在乡下产女,难产离世,留下了“孤女”顾忆罗。

顾家慧临终前,留下了娘家的地址,把女儿托付给了凤姑。

顾家人来接孩子,场面很大,凤姑给孩子收拾着衣服和尿布,村长嘲笑她说:

“你还怕上海没有这些呀,这孩子回了上海,就是进了蜜缸。别看这两个孩子都吃过你的奶,以后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村长漫不经心的一席话,激起了凤姑心底的“恶”。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

凤姑端详着两个孩子,抱起顾忆罗的手,迟疑了。

凤姑把自己的亲生女儿交给了顾老太太,而顾家真正的千金,则被凤姑养在了身边,成为了乡下姑娘陈想南。

电视剧《错爱一生》中,为了让自己孩子过上好日子,凤姑偷换了孩子,让陈想南和顾忆罗的人生,错位了二十多年。

凤姑的“换子阴谋”,并非完全保密的,老关伯,便是知情者。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2)

当年凤姑把孩子交到了顾家手里,看着顾家的汽车驶出小山村,凤姑追着车子跑了很久,她舍不得自己的女儿。

凤姑哭着喊“抱错了”,老关伯在旁边看着她,默不作声,他的沉默,意味深长。

可以说,整个“鸠占鹊巢”的故事,老关伯是全程的“目击者”,他看着陈想南长大,也看着顾忆罗离世,这个角色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至关重要。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3)

助纣为虐

凤姑偷换了孩子,老关伯没有站出来主持正义,反而从小就教育陈想南要“孝敬你娘”,老关伯以陈想南师父的身份,把陈想南培养成了一个“孝女”。

陈想南也确实没有让老关伯失望,她的孝顺,有目共睹。

凤姑成植物人状态后,陈想南把她接到了上海,一边打工,一边带凤姑求医,在陈想南的精心照料下,凤姑得以醒来,捡回了一条命。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4)

陈想南知道凤姑换孩子的事后,没有怪罪凤姑,而是选择了为凤姑养老送终,陈想南说:

“我的养母凤姑,是个善良的女人,可是善良的人,也会犯错。”

老关伯为凤姑保守秘密二十多年,差点毁掉陈想南的一生,他的“恶”,是助纣为虐,不分正邪。

陈想南本是富家千金,如果没有凤姑的偷换,她从小就能有好的教育条件,也不至于差点荒废学业,一辈子困在乡下。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5)

陈想南到上海读书后,阴差阳错进入顾家做保姆,两家的纠葛错综复杂,陈想南慢慢意识到了自己可能才是顾家慧的亲生女儿,便回到家乡找老关伯打探陈年往事。

老关伯说:“想南,明着告诉你吧,根本就没什么秘密,凤姑千辛万苦把你养大,你就好好孝敬她吧。”

老关伯明知道凤姑是抢走陈想南身份的罪魁祸首,却包庇了她二十多年,并且给陈想南“洗脑”要她对凤姑尽孝,老关伯冷眼看着懂事的陈想南“认贼作母”,险恶做法让人脊背发凉。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6)

难言之隐

重温《错爱一生》这部剧才懂,老关伯的“不说”,其实另有隐情,他的独善其身,是无能为力。

越是闭塞愚昧的地方,越过分讲究“人情世故”,老关伯一辈子生活在静雪河,那里有他赖以生存的一切。

他如果冒然揭开真相,得罪的不仅是凤姑一家,还有村长,甚至是全体村民。“多管闲事”在当地不是正义,而是“叛徒”的象征。

顾家来接孩子,排场很大,是省里传达的命令。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7)

村长全程陪同凤姑完成了孩子的认亲,老关伯没有胆量拆穿凤姑,是因为牵连的人甚广,他只是一介村医,没有能力处理好这种“大事件”。

而且凤姑为人,一向老实厚道,老关伯对她是欣赏的;凤姑的丈夫陈金鹏,是个多次吃牢饭的恶徒,与这样的人斗,难保不会出什么闪失。

“人在很多时候,待人处事是有顾忌的,怕得罪人或者被别人误会,所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8)

于是老关伯很谨慎地闭嘴了,他没敢开口讲出实情,但他的心里并不好过。

对于陈想南的艰难,老关伯是愧疚的,明明凤姑才是罪魁祸首,可老关伯却用二十多年弥补了陈想南。

看懂老关伯的善恶,也就懂了人性。

人性不是非黑即白,好人也会做错事,坏人也可能有善举,老关伯对陈想南的付出,全是他对自己软弱的羞愧。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9)

心存善念

陈想南小时候读不起书,老关伯教她学医,从采药到针灸,陈想南深得老关伯的真传。

陈想南说:“在老关伯的督促下,我进步得很快。”

乡下医生更偏向于把医术“传男不传女”,可老关伯没有性别歧视,他毫无保留地教给陈想南知识,并且鼓励她去上海学护理。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0)

老关伯说:“我能教的就这么多了,这医道啊,还得往深里学。你不属于这里,你该回到上海。”

那时陈想南不懂老关伯的意思,只懵懵懂懂就在他的催促下踏上了去上海的路程,老关伯为了让陈想南安心回上海,找到自己真正的根,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卧病在床的凤姑的责任。

陈想南在外求学期间,凤姑都是老关伯细心照料的,陈想南把凤姑接走后,医生夸赞她照顾得好,病人没有一处褥疮,十分难得,这其中显然有老关伯的功劳。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1)

陈想南到上海后,挨了不少欺负,她心灰意冷,委屈地对老关伯说不想再回去了,大城市的人太难相处,想回来照顾娘。

老关伯亲自拖着她的行李,把她“赶回”了上海。

老关伯深知,留在村里不会有出息,她该找到属于她的轨道,老关伯意味深长地对陈想南说:

“老关伯不能耽误你的前途,你娘也不能。”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2)

陈想南已经被耽误了二十年了,她本就不属于这里,名门之后成为乡野村妇,这是老关伯不忍心看到的结局。

老关伯,他用尽了自己的全力,弥补了他对陈想南的伤害,他隐瞒陈想南的身世,却教她谋生的技能,鼓励她去大城市发展,暗示她改变命运,陈想南也得以和顾家人相认,找回了本该属于她的名字和身份。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3)

凤姑和陈金鹏都是没文化的粗人,凤姑大字不识,陈金鹏品行不端,是老关伯从小对陈想南的教导,让她成为了对学业有追求的人。

老关伯,既是陈想南的师父,也像她的长辈,老关伯对陈想南的人生,影响是深远的,他给了陈想南掌握自己命运的希望,即便最终不能做回顾家千金,陈想南也能有安身立命的本领。

《肖申克的救赎》里说:“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4)

陈想南得以走出静雪河,全靠老关伯的指点迷津,光靠凤姑和陈金鹏,真的很难把陈想南培养得知书达礼。

巧合的是,“假千金”顾忆罗作恶多端,在害死宠爱她的外婆后,信念崩塌,选择了畏罪自裁,她回到了静雪河,在那里难产去世,也是老关伯陪伴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老关伯对两个孩子的补偿,是出于良知,他比凤姑和陈金鹏更有良心。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5)

顾忆罗贪恋富贵,手上沾满了鲜血,凤姑心疼不已,不惜替顾忆罗顶罪,她对顾忆罗有愧,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弥补陈想南。

顾家人先入为主,接受了顾忆罗,对陈想南同样有失公平,顾老太太明知道顾忆罗是个冒牌货,仍然把遗产留给了她,对于陈想南来说,不免寒心。

唯有老关伯,格外关照了陈想南,凤姑和陈金鹏将错就错,而老关伯懂得纠正错误,努力让两个孩子各归各位,能有这份良心,实属不易。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6)

写在最后

《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看懂他的善恶,也就懂了人性。

老关伯有两次讲出实情的机会,第一次是听闻凤姑说“抱错了”,老关伯如果足够正义,可以及时止损,但他没有“多管闲事”的能力,屈服于了自己的懦弱。

第二次是陈想南二十岁,去顾家当保姆后,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世有问题,老关伯仍然闭口不谈,咬紧了秘密,是因为他有了更多的顾虑。

两代人爱恨情仇解密(错爱一生换子知情者老关伯)(17)

如果陈想南知道凤姑对她做的恶,母女俩反目成仇也不足为怪,陈想南未必能被顾家重新接纳,却还有可能失去与凤姑的亲情,这是老关伯不愿意看到的。

单纯善良的陈想南,不该被仇恨困扰余生,老关伯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陈想南的纯真。老关伯知道陈想南的身世,却不告诉她,原来另有隐情。

《芳华》里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怜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

老关伯善待陈想南,善待顾忆罗,甚至顾忆罗的孩子,也是由老关伯转交给陈想南的,他对“错爱一生”的两个女孩子的弥补,远超过了他当时的不作为。

凤姑的一时贪念,伤害的不仅是两个孩子和两个家庭,老关伯也受到了牵连,他的善恶交织,是人性复杂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