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海而立,因海而兴。山东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山东持续从认识海洋、走向海洋、经略海洋之路上展现远见卓识和宏伟蓝图。今天的山东,陆海面积基本相当,依靠3500多公里、约占全国1/6的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首位,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二。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列入全省“八大发展战略”“九个强省突破”“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探索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陆海统筹、改革推动、合作共赢、人海和谐”的海洋强省建设新路子,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蓝色”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

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山东着力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1)

陆海统筹,向海图强。9月,国务院在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山东要大力发展海洋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基地、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促进海洋生物医药创新、建设国家深海基因库、打造集成海上“能源岛”、实施智慧海洋工程……一系列具体要求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系统化指导。

厚积成势,跨越发展。还是9月,山东用2万余字篇幅,发布了首个海洋经济发展报告,内容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核心,涵盖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开放合作和海洋综合治理等维度,全面系统的对现阶段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从中看出山东海洋经济正强劲恢复、总量持续增长,更能看到海洋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质量效率持续提升的关键所在和未来发展方向。十年来,山东把海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972.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9万亿元,10年增长66.1%。十年来,山东承担了全国近一半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实施“透明海洋”“问海计划”等重大工程,万米级“海燕X”水下滑翔机、全海深无人自主潜航器创世界纪录,蛟龙号、科学号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科考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蓝色海洋,绿色保障。山东统筹实施岸滩,海湾,湿地,海岛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整治修复岸线461公里,修复滨海湿地面积9075公顷,加快建设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洋。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国庆节期间,成千上万游客在山东烟台、威海赶海的大场面,馋哭全国网友,有市民一晚捞到上千斤海肠。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海边涌上大量海鲜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见。山东用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不断满足国人的“饭碗”。积极推进海洋渔业、海洋食品、海洋旅游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先后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9个,超过全国总数的1/3,海洋牧场拓展至离岸13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努力打造从陆基到近海、到深海,一直到远洋的全产业链国家海洋基地。

千里海岸图徐徐展开,蔚蓝新山东蓬勃向上。山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铺开壮美长卷。力争到202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海陆统筹,更加注重开放合作。山东一定能够在蓝色海洋中寻找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文/阮尚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