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环线加宽计划(107省道关中环线提升改造9月底完工)(1)

华商报记者从6月24日召开的107省道改造全省现场会上获悉, 由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107省道关中环线大中修提升改造示范工程将于9月底完工。这段全长20.401公里的工程建设中,以智慧、绿色、安全为突破口,充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打造“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生态道路。

107省道关中环线位于秦岭北麓,是关中平原上的一条椭圆环形生态旅游公路,全长480公里,西安境内166.5公里。关中环线的车流量日均2万辆,高峰时期日均可达7万辆。随着公路建设时间久远,通行车辆较多造成路面损害,从4月开始,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107省道关中环线大中修提升改造示范工程。

该示范工程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境内,起于太乙宫交叉口,终于西太路支线,途经子午大道、秦岭动物园、沣峪口等。项目全长20.401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工程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从安全、服务、应急、旅游等多方面入手,打造智慧交通,实现交通信息化、智能化。

由于环山路周边居民较多,整个改造过程着重体现了对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保护。“在行人准备过马路的时候,斑马线会亮起来,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行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安全环保的智慧斑马线系统,可以引导市民遵守交通法规,提高交通文明及绿化环保意识。除此以外,智能会车预警系统通过雷达、监控、LED屏幕等物联设备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向来车提醒,保障行车通行安全,通过现代化候车亭、智能电子站牌,增强环山路公交的服务质量。

工程建设中高效应用DTC相变融雪路面、蓄能自发光道路标线、泡沫沥青就地再生、厂拌热再生、水泥就地冷再生、电融雪路面等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特别是在关中地区首次将DTC相变融雪路面、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等新技术应用于道路、桥梁和交安设施等,有力提升行车安全。

此次改造提升工程综合环山公路沿线的自然与人文因素,使公路、绿道、智慧城市、生态保护及秦岭文化等诸多元素有机融合。项目搭载绿化设计、水系修复、景观节点、休闲慢行等功能,以生态编织、旅游编织、文化编织的方式,将城市与自然融合,全面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利用现有非机动车道建设绿道慢行系统,构建以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的郊野型绿道。对路内侧分带进行重新整治,增加植被,添绿加花,侧分带绿化采用低矮绿化形式,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且不影响司乘人员观赏两侧美景为目的,创造“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置身花海中的意境,让市民品味终南山下的花道之美。

华商报记者 李琳

关中环线加宽计划(107省道关中环线提升改造9月底完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