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闹心经历:

大学毕业应聘工作,当别的毕业生都在招聘工位前侃侃而谈时,你却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只能默默地递上简历,最终与梦想的工作失之交臂。

工作后公司聚餐,别的同事都能谈笑风生,只有你找不到与别人聊天的话题,一个人在角落里低头玩手机。

你期待有一天能够成为社交达人,也能和别人谈笑自如。

怎么才能做在工作中到同事沟通无障碍,成为单位受人欢迎的人呢?

迈克·贝克特尔的《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就是这样一本专门指导我们怎么和别人沟通的书。

不会说话的你如何沟通(沟通没你想的那么难)(1)

作者是美国金牌培训师,致力于沟通力课程的培训。

相信看完这本书,即使你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也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成为受人欢迎的聊天对象。

书中告诉我们想要成为社交达人,不妨来试试这三个方法。

01 消除假设分清事实和感觉

阿德勒心理学上说“人们会根据一个固定的点来确定我们的目标方向,这个点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假设。”

我们之所以在陌生人面前不自觉地紧张焦虑,是因为我们习惯于还在聊天之前,就在心里对结果进行自我假设,通常这种假设都是消极的,然后自己就会对还未出现的沟通场景感到越来越恐惧。

不会说话的你如何沟通(沟通没你想的那么难)(2)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在沟通前先消除自我假设。

所谓自我假设,就是我们在头脑中构设出来的虚构认知,通常是对沟通结果的最坏设想。

它常常隐藏在头脑深处,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限制。确切地说,就是给我们心理上设置的一道防线。

所以,我们要尽力去突破这道防线,不让自己困在自我假设的虚构认知中,导致与他人无法正常沟通。

为此我们可以尽量忽视这种无端的猜想,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感觉,不是客观的事实,然后不断鼓励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除了“消除自我假设”,我们想要打破沟通的壁垒,还需要满足他人需求。

02 满足他人需求,学会换位思考

满足他人的需求,就是指看懂他人的社交目的,并想办法帮助他人实现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沟通都是有目的的,或是认识新朋友、或是达成新合作、或是获得好职位等等。

我们只有先学会倾听他人,学会体验他的感受,你才能读懂对方背后的心理诉求,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从而愿意和你继续沟通。

卡耐基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句话正是告诫我们要少说多听,充分发挥倾听的能量。

除了倾听我们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帮助沟通进行下去。

但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需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心理。

永远要记住:先满足他人的述说需求,再寻求自己沟通的渠道。

满足他人需求,就意味着要学会换位思考。

哈珀·李在《杀死一只知更鸟》有这样一句话:“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也说明人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看不到事情的全貌,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是片面的。

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和陌生人沟通。

不会说话的你如何沟通(沟通没你想的那么难)(3)

事实上我们无法沟通的原因,还在于之前交谈的失败记忆,会在大脑中影响我们的判断。

一旦我们在生活中再次面对类似的沟通场景时,大脑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挫败感”的假设。而要改变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去正确解读交谈的结果。

同样的话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我们可能会在工作中遇到被领导批评的想象,如果你从中解读出的结果是领导针对你,那么关系很难处好,反过来如果你解读出的是领导的办事风格,找到了相处的契合点,那么结果对你就是有益处的。

当我们打破了沟通的壁垒,我们还需要学会建构积极的心理图像,实现有效沟通。

03

坚持个性,积极表现自我

坚持独特的个性,就是坚持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性。

事实上,人们总是习惯和自己个性相似的人在一起,要想在沟通中掌握主动权,就需要对方能够接受你们之间的差异性,双方都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我们之所以会在沟通中处于劣势,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缺少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够把控谈话的走势。这些都源于我们在谈话之前,没有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战,做好了准备,我们才能对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之策,才能在聊天陷入困难时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地应对。

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谈话,如果能够做好积极地心理准备,认识到这是双方一次交流的机会,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不带偏见地去看,去面对,这样告诉自己之后,那么在面对谈话的时候就不会带着情绪去交流,就会避免很多误解。

积极的心理准备,既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还能帮助我们在工作的交流过程中做到沉着冷静、有理有据,面对并解除危机。

除了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坚持独特的个性的第二步,是善于表现自我。

善于表现自我,是指在交流时需要选择好时机,勇敢表达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趣,这样才能提升个人能力,也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有魅力。

不会说话的你如何沟通(沟通没你想的那么难)(4)

小宋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在一次建筑设计的沟通会上,他与总监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

后来小宋发现是自己考虑不周,有心想要改善关系,可始终没有找到机会。

两个月后两人一起到贵州出差,小宋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飞机上小宋主动和总监谈起贵州的一些趣闻,发挥出自己旅游达人的优势,让总监改变了之前对他的负面印象。一番交流之后,两人的关系不仅得以缓和,还越聊越投机了。

正因为小宋抓住了出差这个机会,勇于表现自我,才让总监对他有所改观,改变被动局面。

所以,我们在职场中或生活里,也要善于表现自我,才能让自己被他人看见,从而提升影响力,掌握人生的话语权。

坚持自己的个性,才能让对方发现我们的与众不同,愿意为了探索共同的话题而持续进行聊天,加上建构的积极心理意象,沟通就能更为有效。

只要我们能够在聊天前消除自我假设,分清事实和感觉,在开始聊天时满足他人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在聊天的过程中坚持个性,积极表现自我,那么就能够化消极为积极,最终构建积极的心理意象,实现有效的沟通。

#创作挑战赛#​#头号周刊#​#大有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