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云:“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说话是一门学问。有些不能说的话说了,别人会觉得你轻狂、没分寸。有些话说多了,还容易招来麻烦祸患。

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难测,不可不防。真正心眼坏的人,往往喜欢向他人打听三件事。如果有人向你问起,一定要提高警惕。

01 感情上的事

有人说,“想要女人之间不聊起男人,就像让男人不聊起女人一样困难”。

聊起彼此的感情问题,是最容易让人打开话匣子的话题。

但很多人不知道,感情问题可以透露出很多诸如双方性格、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等等隐私,很容易就会被有心之人借题发挥制造话题,或是对你品头论足,将你的私事公布于众、指指点点。

一个人有心机的六大表现(真正心眼坏的人)(1)

同事小也就曾吃过这样的亏,她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有时在与另一半发生争吵后,脸上就会看出不愉快来。有一个同事就总是借着关心她的名义,去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小也正巧在气头上需要人安慰,便一五一十的把事情向同事和盘托出。同事虽然当面安慰开导小也,可是背地里却将小也的家事当作八卦谈资宣扬出去,导致公司很多人都知道小也夫妻不和睦,甚至还有男同事想借机占小也便宜。

明代朱柏庐曰:“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感情的事即使再小也是私事,不要轻易的说与他人听,免得被八卦好事之徒利用,对自己带来麻烦和危害。

02 财务状况

《增广贤文》中曾提到:“客不离货,财不露白”。

财务状况是人最隐私的问题,轻易不可告知他人。

一个人有心机的六大表现(真正心眼坏的人)(2)

向他人炫耀自己生活条件优越,很容易引来嫉妒和仇恨,可能会招来麻烦或祸患。而让他人得知自己财务状况吃紧,又可能受到他人的鄙视或嘲笑,影响自己的心情。

而总是打听他人收入情况的人,往往不是心怀叵测,就是居心不良。不管彼此间相处的多好,都不应轻易的将自家的财务状况告诉这样的人。

有一个亲戚多年前经营一家综合商店,刚开始时生意非常红火,收入很是可观。他家的邻居见了就非常眼热,总是明里暗里询问亲戚到底能挣多少钱。

因为两家既是邻居又多少沾着亲,亲戚没防备就和对方说过一次自己每天的收入情况。没想到没过多久,对方就在自家也开了一家商店,与亲戚抢生意。两家因此争吵不断,最后干脆断了往来、相看两厌。

《论语》中有云:“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一个人有心机的六大表现(真正心眼坏的人)(3)

自家的财务状况,不论是谁来问都应该守口如瓶,免得被心怀叵测的人所害,到那时,悔之晚矣。

03 他人的秘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是说,君子在说话上要谨慎,而在行动上机敏。

真正的君子懂得勿在人后论是非,尤其是他人告诉自己的辛密,绝对不能再转诉给他人。

有的人总是心机深沉,爱探听他人的隐私和不光彩的事情,对于他人的秘密总是爱刨根究底的询问。如果将别人的私事说给这样的人听,很容易就会被对方当作攻击别人的把柄。

一个人有心机的六大表现(真正心眼坏的人)(4)

而私自将别人的隐私告知他人,既辜负了对方对你的信任,也会影响自己的声誉,甚至还会有触犯法律的风险。

我国法律规定,泄露他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而如果还存在将他人隐私进行售卖牟利行为的话,很可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人前莫说他人事,人后莫道他人非。管住自己的嘴,控制想要评议他人的欲望。替别人守住秘密,也是替自己守住道德的底线。

有人说,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学会管住自己的嘴,才不会言多有失。

凡事多听、多做、少说,才能成为一个靠谱、可信的人。

千万提防向你询问这三件事的人,他们往往都是心术不正的人。

END

作者:半半成材。想用文字温暖心灵,想用感悟照亮前路。

平台简介:

顾一宸,青年作家,专注于情感治愈和励志分享,写暖床故事,泼酸辣鸡汤。

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我与你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没有回报,拼过才是人生》《写作变现:新媒体爆款高效进阶》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