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的奥特曼居然这么可爱(妥妥的奥特曼小迷弟一个)(1)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最近,小宝对奥特曼的迷恋,已经到达了“疯魔”的地步。

(1)

和他走在路上,他会忽然停下脚步,说:“队友(我的新称呼),我没有能量了!”

我也停下来看着他,他看我不解,就直接把我的手放到他的手上,说:“我需要你给我输入能量!”

然后,双手相互支撑,他嘴里发出一阵“嗯嗯呜呜”的声音,就是能量的传输过程,之后,他心满意足的说:“队友,谢谢你给我你的无限能量!”

……

(2)

和他在小公园里玩,他会忽然拉着我,小心翼翼的观察一下周围,说:“队友,我似乎听见了怪兽的声音,你等我一下。”

先是摆出千里眼、顺风耳的造型,认真的瞭望和倾听一番之后,长舒一口气说:“是个小怪兽,就在前面那棵树的后面,队友你去把它解决了吧!”

然后让我必须独自走到他指定的树的后面,双手做出激光发射状,动作完毕才可以回去找他。

……


幼年的奥特曼居然这么可爱(妥妥的奥特曼小迷弟一个)(2)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3)

和他在家中坐在沙发上,他会忽然挑衅哥哥:“来吧,坏蛋!看我光之城的迪迦奥特曼,发出聚能量降服你!”

大宝偶尔和他疯狂一把,很快小宝就被大宝压在身子底下。咳,对大宝来讲,7岁的年龄差,轻松收拾了小宝,可不是小菜一碟吗?

小宝在大宝身子底下左扭右转,嘴巴还在不住的嗷嗷:“我是不会放弃的!奥特曼绝不放弃!队友,队友,快来救我啊!救我啊!!!”

即便我出手把他从大宝怀里拉出来,他依旧丝毫不惧,也不消停的继续去“攻击”大宝,直到再次轻松被打倒,乐此不疲!

……

(4)

本以为他对奥特曼,也不过就是一个名字的喜欢罢了,结果某一天他看到我手机上的一张奥特曼合集,认真地用小手指着,一个一个给我说:“这个是迪迦奥特曼、这个是赛罗奥特曼、这个是欧布奥特曼、这个是奥特之母……”

我这才发现,原来这些形态各异的奥特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能量,以及不同的故事啊!而我对奥特曼的认知,一直就是消灭怪兽的一种物种罢了!

看着小宝摇头晃脑、如数家珍的给我解释着不同的奥特曼,以及奥特曼不同的形态;天啊,这不就是妥妥的“追星一族”吗?

……


幼年的奥特曼居然这么可爱(妥妥的奥特曼小迷弟一个)(3)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我忽然发现,这是个我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我也根本无从分辨:是让小宝继续“疯魔”下去,假以时日等待他的改变;还是要立刻制止,让他赶紧从这种状态中跳出来?

要知道,“追星”是一种状态,且不说还没有自制能力的小朋友;就是现在的成人,不也会毫无抵抗力的因为某部剧、某个明星而痴迷吗?随后就是完全无抵抗的“上了头”、“出不了坑”……种种感觉,一时竟然分不清现实与剧情,做一些冷静下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所以,在我的感觉里,在孩子的成长中,“追星”并非不可以,想要杜绝,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当孩子痴迷的某个形象、人物或者喜好,倘若置之不理,很难想象他们会如何让自己沉溺其中而无可自拔;倘若一棒打死,也不难想象他们会情绪激烈的拒绝,甚至不惜与父母反目为仇;这两种做法,是两个极端,都不好,都不适合孩子。

对于孩子来讲,“追什么”、“怎么追”,“用什么样的状态去追”,只有家长费心去引导,正确的帮其规划,且不盲目、不偏信为最好。

而做这些的前提,是家长要深刻了解孩子现阶段所“痴迷”的对象,以及最大可能的做到感同身受。


幼年的奥特曼居然这么可爱(妥妥的奥特曼小迷弟一个)(4)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于是,我认认真真的陪着小宝看了几天的《奥特曼》。不可否认,看过之后,对于这个日本人创造出来的宇宙英雄,我还是大有改观的。

首先,奥特曼满足了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崇拜偶像的需要。

现在的男孩子,大多成长在妈妈温柔的怀抱里,从出生到幼儿园毕业,女性的柔美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但是,成长中的男孩子,本性上会更喜欢那些能够承载他们男孩子梦想的英雄形象。

奥特曼无疑就是这样的存在,包括漫威里的一系列英雄,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蜘蛛侠等,只不过,奥特曼相对比较单一的故事情节,更适合小宝宝的喜欢,而漫威的英雄,会比较吸引大一些孩子的关注罢了。

奥特曼是一个能在宇宙间自由来去的超人,拥有可以战胜一切恶魔的力量,逢乱必出、在关键时刻总能战胜怪兽,守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

看到他,孩子们总是不自觉地产生安全感。

其次,奥特曼满足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小孩子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孩子们经常对神奇的力量充满了向往,宇宙间遥远的星球、奇特的宇宙人和战斗机器人……对他们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而且,在成为奥特曼之前,主人公总会经历一些坎坷、对自己的否定和对前途的迷茫,之后在阴差阳错的时候,得知自己拥有了巨人的力量,自此就把保护人类和地球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还有,即便是战无不胜的奥特曼,打败怪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要历经波折,往往先被敌人打得狼狈不堪,直到最后关头才能发挥出潜能,反败为胜。

正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节,让奥特曼显得更真实,也更让孩子牵肠挂肚。在他们眼中,奥特曼既是偶像,又是朋友。

第三,奥特曼让孩子感受到朋友和团队的能量。

每一个奥特曼的存在,身边都会有一个团队,而在这个团队里,队友之间相互信任、依赖,并且共同战斗、共同进退,给孩子们展现出“团队的魅力”。

这对于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来讲,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毕竟,朋友、队友,也是他们一直想要拥有的。因为欠缺,所以格外珍惜。

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奥特曼就是自己的朋友啊!

第四,奥特曼的格斗与“暴力”是存在的隐患。

但是,奥特曼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最为明显的莫过于格斗和“暴力”,毕竟孩子的辨识能力比较弱,在他们的心中,会通过奥特曼认为,只有战斗,才是打败敌人的方式;而“战斗”以及“敌人”,却往往被孩子演化为自己身边的形象,比如某个小朋友,或者某个物品。

孩子看多了暴力镜头,自然就认为生活中解决问题要靠拳头。

孩子喜欢了奥特曼,也会自认为是奥特曼,而把别的小朋友当“怪兽”,认为自己欺负小朋友也是正义行为……

这样就是让人非常不乐意见到的现实了,对孩子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和形成良好性格不利。


幼年的奥特曼居然这么可爱(妥妥的奥特曼小迷弟一个)(5)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综合了这些情况之后,我现在很少让小宝单独去看《奥特曼》,尽可能的陪着他共同看,而且在出现奥特曼打怪兽这样的暴力场面时,我就会及时告诉他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靠拳头来解决,比如和小朋友在一起就要和睦相处。

另外,我也会有意识的在看完一集奥特曼之后,针对故事的情节,和小宝讨论下奥特曼的智慧与能量,以及所谓的正义与勇敢。

同时,我们增加了户外活动时间和室内游戏时间,用阅读、棋类和手工等,替代一些看电视的时间。

忽然想起来,大宝在小的时候也曾经非常非常喜欢《植物大战僵尸》,不管是在手机游戏中的排兵布阵的打斗,还是在故事书中双方进退维谷的智慧,大宝同样痴迷的不要不要。

而我,当时也是同样的做法,陪着他,游戏和他一起打,故事每天给他讲,提炼里面的智慧,降低里面的“疯狂”。

时间果然是打磨人性的最佳武器,大约在一年后,大宝对于《植物大战僵尸》也就兴致缺缺了,甚至手机游戏,也提不起兴趣来。而且如今的大宝,对于《奥特曼》这类的故事,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喜欢奥特曼的弟弟真是太幼稚啦!

我知道,大宝也会有大宝现阶段的偶像,不管是班级里的学霸,还是故事中的英雄,当然还有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阶段的偶像,这些作为孩子的精神食粮,都将陪伴他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我,静静守护罢了。若无特殊,不必干预,若是需要,及时助他一臂之力。如此,就好!

所以,当孩子特别喜欢、痴迷于“偶像”的时候,才是考验家长智慧的时候呢,相信你可以做的很好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