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想把隋唐放在一起写的,隋朝时间太短了,可写的内容不丰富,但是绕不过去啊,因为这个朝代短是短了点,但是太精彩了。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370的乱世,又一次大一统朝代建立;修建大兴城、修建大运河、留下个赵州桥;开创科举制度,这个制度现在还在用;杨坚开国、守成,杨广败家,富不过三代……这个朝代也被人戏称为“二人转”(像不像秦朝?)。

隋朝建立后产生了哪些影响(隋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

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chǎn]禅让于丞相杨坚,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隋朝建立。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享国38年。

隋朝建立后产生了哪些影响(隋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

在短短的38年中,不仅使经济得到了恢复,而且在封建史上出现了空前的未有的富盛景象。主要表现在人口繁殖增长、疆域及垦田面积的扩大、粮食的丰盛、商业的繁荣以及手工业、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上。

劳动者:

《汉书》说,汉极盛矣,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说的很具体,意思是汉代人口最多的时候,大概是接近6000万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370的乱世,估算人口最少时不会超过1000万人。

据《隋书.地理志》郡县分部统计人口为4685万,据学者推论隋朝人口峰值应约为5032万。隋朝人口增加除了生产力进步带来的自然人口增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

劳动工具:

从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开始,各地的农业技术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不断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对象:

1.土地

隋朝统一后,疆域面积扩大,同时伴随着耕地的增加。

东至东海、西至新疆、东西横贯9300里;南至南海、北至绥远、南北纵贯14815里;垦田55854041顷。如果按当时近900万户计算,平均每户得垦田5顷,这与历史上任何朝代相比也是罕见之事。

隋朝建立后产生了哪些影响(隋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

2.手工业

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隋代青釉瓷器的生产则更广泛,在河北、河南、陕西、安徽以及江南各地皆有青瓷出土,并发现了多处隋代窑址,江南为手工业发达地区。隋朝瓷器的发展也带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隋朝建立后产生了哪些影响(隋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

3.商业

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际上的大都会。长安有都会、利人两市像这样规模宏大、商业繁华的都市,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罕见的。

生产关系

均田制:

隋朝的均田制是开皇元年颁布的,隋朝自从均田制颁布之后,为了改变土地占有关系以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十余年间又进行了多次改革。北魏、北齐时,规定丁牛可以受田。隋朝一开始颁布均田令的时候就取消了这一规定,禁止耕牛领地。废除丁牛受田,就使地主阶级利用耕牛多占土地受到了限制,有利于解决农民无地少地的问题。

隋朝建立后产生了哪些影响(隋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5)

税赋轻且公平:

隋朝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的主要做法是,国家对农民采用轻税宽税的政策。一边发展国家编户,一边减轻赋税,税负虽轻但国家赋税总量不减。这一政策. 不仅使人民衣食富足, 而且使财政收入到达了封建社会历史未有的丰富时期。因此“轻赋税” 的政策。是隋文帝的财政收入基本原则。

贯彻“输籍法”使赋税达到公平负担,隋朝政府对南北朝以来的国家户口漏洞、“机巧奸伪,避役惰游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的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检查。通过“大索貌阅”和“鼓励检举揭发”增加了纳税人丁。

设置粮仓:

隋代义仓主要是用于解决京师粮食的供应和用于饥荒赈给。作为一种国家的后备力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

隋朝建立后产生了哪些影响(隋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