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和光绪隔几代:为什么光绪帝不用避道光中的光字的讳(1)

晚清是一个风云诡谲多变的时代,也是三千年未有之的变局。以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开端来说,道光帝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位皇帝。

今天宋安之来给大家讲讲晚清时代关于道光帝的一个冷知识,那就是道光帝与光绪帝年号重复了一个字为何不避讳,还有同样是藩王为帝,光绪帝只能选择光绪年号,而嘉靖帝本是绍治年号,却可以选择嘉靖年号的故事。

道光帝之后依次是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溥仪。其中道光帝与光绪帝年号相近重复了一个字,在封建社会中避讳是一大特色,按理说清朝皇帝取年号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

更何况避讳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封建社会时遇到当代帝王或者所尊者之名时必须要回避,因此史书上常有因避讳而改易文字之处,改变的范围包括姓名、官名、书名、地名、年号等。当然各朝所讳不同,避讳方法也不一致。

年号也在避讳范围之内,那么光绪和道光年号重复更是让人费解了。

接下来宋安之来说说光绪为何不用避讳道光那些事儿。

首先说一下,明清皇帝是一辈子用一个年号。所以一般以年号来代称皇帝本人。像光绪帝叫爱新觉罗·载湉,道光帝叫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是光绪帝的爷爷,二人属于爷孙关系。

一般来说虽然年号也属于避讳的范围之内,但年号主要避讳的是帝王之名,并不是年号避讳年号。

不只是清朝有相近年号,像唐朝有贞观和贞元年号。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年号大德第三位皇帝元武宗年号至大。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是洪武年号,孙子明仁宗年号是洪熙。

道光和光绪隔几代:为什么光绪帝不用避道光中的光字的讳(2)

毕竟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别说帝王层出不穷了,就是一些割据势力的一方之主不称帝也有自己的年号。(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历史发展到清朝这个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之时,年号已经是太多太多了。像清朝入关第一个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是顺治,其他朝代这种年号也不少,光是清朝上一个朝代明朝就有一个弘治的年号,算是重复了一个字。年号如此之泛滥,如果年号也避讳,那么皇帝取年号时候岂不是要累死礼部这些官员,所以年号并不避讳年号。

以年号避讳帝王之名来看,基本上历朝历代是屡见不鲜。像宋朝时宋人书写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号时为真观或正观。书写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贞元为正元,以避宋仁宗赵祯之名讳。

清朝也出现过以年号避讳帝王之名的情况。清高宗乾隆帝名为弘历,因此改明朝弘治年号为宏治,并且改时宪历改为时宪书。

所以以年号避讳帝王之名,不用避讳年号来看。光绪年号不避讳道光年号,还是很正常的。

更何况光绪这个年号也是具有一定继承道光帝的意思在内的,就更不用说避讳了。

因为光绪帝是道光帝孙子,咸丰帝侄子,同治帝堂弟。在同治帝无子死后,因为同治帝是独苗,意味着咸丰帝一脉的绝嗣以后,光绪帝成为新皇帝,颇有继承道光帝法统之意。

光绪年号解释为:光,光大;绪,未竟之功业。意思是“光大未竟之功业”。同时这个光字与道光的光字重合,隐约的另一层意思颇有续道光之皇统的意思。

关于光绪年号与道光年号这种情况,还可以参考明朝明孝宗弘治帝与明世宗嘉靖帝的年号故事。

明孝宗之后是明武宗,明武宗死后无子,因为明武宗是独苗意味着明孝宗绝嗣。因此明武宗堂弟嘉靖帝才得以成为新皇帝。

嘉靖帝成为新皇帝之时,内阁初步拟定了三个年号,其中“绍治“年号被大众的认可度较高。因为绍治的寓意十分明显,在当时人心中明孝宗是一位好皇帝,他的年号是弘治。而绍治这个年号无疑表达了对弘治中兴的继承。

不过嘉靖帝被立为皇帝之时毕竟不是光绪帝4岁不懂事时被迎为天子那般。当时已经15岁的嘉靖帝少年老成,很明白自己藩王被迎立为新皇的危险性,所以执意使用了更具有独立政治意义的嘉靖年号,是为明世宗嘉靖帝。

如果嘉靖帝也是4岁时不懂事被迎立帝,年号为绍治的话。那么弘治和绍治年号与道光和光绪年号的故事其实是一样的,并没有涉及避讳什么的。只不过嘉靖帝不是光绪帝,这二位起点相似,人生道路却大大不同的皇帝更是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

道光和光绪隔几代:为什么光绪帝不用避道光中的光字的讳(3)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