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朱婷婷

昨晚(9月10日)的月亮你看了吗?是不是觉得格外明亮?

月圆中秋寄托着相思。

在团圆的日子里,总有温暖在身边上演,今天要给大家讲述两个关于中秋的小故事。

80多岁的老人,虽然只能在安置房里度过中秋,但心中的幸福和期待是满满的。还有些人,虽然相隔千里,装着绿豆糕及荷花酥的糕点礼盒里,装满祝福与思念。

只要心中有一轮明月,处处皆是团圆。

中秋节到了有什么故事吗(中秋月圆寄托了多少思念)(1)

80多岁的老人,在安置房里度过中秋,他期待着过年可以回家

莫邪塘东村5幢,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被鉴定为D级危房。出于安全考虑,2021年,该幢57户人家被疏散搬离了。

老楼里住的大多是“原住民”,虽然房子破旧,但充满回忆,接到疏散搬离通知时,也有居民心里不痛快,不想搬。

最后,在望江街道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让所有居民都顺利搬离、接受排危改造方案。

今年6月,随着危房被推倒、地形被勘察、地基被开挖,居民对工程进度的关心也开始升温。于是,街道邀请居民代表去现场,让大家亲眼见证拆除、测量、放样等各环节,了解清楚了,自然也就放心了。

80多岁的老党员赵云龙,十多岁时就曾在莫邪塘东村七幢居住。因父亲工作调动离开杭州,1970年又回来,在莫邪塘东村五幢定居。

父亲离世后,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住处,更是寄托回忆的地方。

中秋节到了有什么故事吗(中秋月圆寄托了多少思念)(2)

这个中秋节,赵老暂住在不远的过渡房里,街道和清泰门社区的工作人员去看望他,让他心里温暖。

“很感谢你们来看我。搬家的时候也是你们来帮忙的,真的就像家人一样。”赵老笑呵呵地说。

虽然中秋节还回不了莫邪塘东村,不过赵老心里充满希望,想着到过年就应该能回家了,“希望过年能和儿子一家人到‘新房’过,到时候你们也来坐坐啊。”

这个中秋节,装着绿豆糕及荷花酥的糕点礼盒寄往香港,里面藏着祝福与思念

“金主席你好,今天收到你寄的精美糕点礼盒,好细心呀……希望大家能早日相聚……”

中秋前夕,望江街道近江东园社区党委书记、侨联分会主席金意明收到一条来自香港的微信,他随即也把中秋祝福发送。

望江街道近江东园社区与香港沙田区居民协会于2019年结对,自2020年受疫情影响,双方未能进行面对面交流,只能通过微信群、远程视讯等方式保持互动,在线上开展传统文化、社区治理等方面的交流。

中秋节到了有什么故事吗(中秋月圆寄托了多少思念)(3)

逢年过节,双方都会互道祝福,金意明更是会寄送一些符合节日氛围、传统文化的小礼品。

去年端午节,金意明就邀请西泠印社书法名家在扇子上题写宋词后寄出。

8月初,金意明就在考虑中秋要准备什么礼物,既能让对方感受到诚意,又能体现杭州上城的特色。

金意明跑遍了整条河坊街后,最终选择了绿豆糕及荷花酥,再配上画有宋韵观潮的礼袋,可谓很有心了。

“我们与香港沙田区沙角邨居民协会的结对联系已经3年了,中秋到了,不是一定要坐在一起吃饭才是团圆,无论多远想着对方才是。在节日里,能进一步加深两地的民间交往、增进两地的友谊,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金意明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