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今天是雪豹凌雪赴京治疗的第31天成功接受手术后的凌雪,在北京动物园专业护理团队的照看下,恢复良好凌雪是幸运的:自从它被汽车撞伤,先是接到了西宁野生动物园手术,又被送到北京二次手术,得到了及时治疗昨日,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雪豹凌雪救护负责人齐新章讲述了救护凌雪背后的感人故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雪豹凌雪恢复良好?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雪豹凌雪恢复良好(救护雪豹凌雪的背后)

雪豹凌雪恢复良好

青海新闻网讯 今天是雪豹凌雪赴京治疗的第31天。成功接受手术后的凌雪,在北京动物园专业护理团队的照看下,恢复良好。凌雪是幸运的:自从它被汽车撞伤,先是接到了西宁野生动物园手术,又被送到北京二次手术,得到了及时治疗。昨日,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雪豹凌雪救护负责人齐新章讲述了救护凌雪背后的感人故事。

凌雪重伤得到救治

第一次见到凌雪,是去年11月26日18时许,经历了16个小时近1000公里颠簸之后的凌雪,被一条红色的毛毯裹着,固定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的一辆越野车后备厢里。当日凌晨2时30分就出发的曲周警官等人一脸疲惫,简单介绍了凌雪的情况后,帮忙把凌雪从车里抬到了园区内救护中心过道里。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承担着全省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然而救护工作一直是由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兼职在做。留守等候凌雪的兽医赵海龙是西宁野生动物园饲养三队的副队长,园区的雪豹主要都在他的饲养队里,对于雪豹的饲养和救护,他非常有经验。

掀开毛毯,检查伤势,赵海龙皱起眉头说:“伤得太重了,腿全烂了,明天去宠物医院检查一下吧。”园里还没有像样的兽医院,检查和治疗需要到宠物医院。

第二天检查的结果,和赵海龙的判断基本一致,但是严重程度再一次超出预估。

需要手术,但是凌雪的状况不允许手术。必须要控制住凌雪伤口的感染。赵海龙每天用手给不能自主排便的凌雪掏粪,在零下几摄氏度的室外陪着凌雪输液晒太阳。网友寄来了毛毯,他给凌雪盖上,自己穿着单薄的工作服。他吸着鼻涕说:“我没事,它不冷就行。”

两周之后,凌雪的情况有所好转,能自主排便,感染得到控制,股骨复位手术的时机成熟了。可是,雪豹毕竟不同于猫狗,原计划1小时至1个半小时的手术持续了3个小时,植入了16厘米的钢板和11颗钢钉。去年12月15日,救护凌雪的第19天,它身上的绷带拆除了,恢复了行走能力。看着凌雪一瘸一拐地回到内舍,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看到网友留言哭了

今年1月23日,也是凌雪手术后的第43天,X光检查发现,它身上植入的钢板扭曲,钢钉断裂3颗,复位的股骨再次移位。凌雪又一次倒下了,再次手术,难度太大,保守治疗,预后不良。

从凌雪到西宁野生动物园的第一天,它的一举一动,几乎每天都会发布到微博上,从凌雪刚来时完全没有信心救活它,到看着它一天天恢复,再到手术的成功、凌雪站起来,无数的网友跟着我们一起紧张、担忧、喜悦、感动,甚至捐赠了大量毛毯、热水袋、暖宝宝、手套之类的工具,我不知道该怎么向网友交代。

经过一番思考和整理,1月30日晚上,我通过微博发布了一篇文章——《凌雪术后又倒下了,我们需要一些建议》,如实发布了凌雪的情况,也坦承了我们在术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当晚10时到次日凌晨2点,无数人心疼、安慰、帮忙想办法联系国内外专家。欣慰的是,没有得到一个网友的责备。那天夜里,我感动得哭了,我觉得几个月来顶着巨大的压力公开救护过程,值了!

几天后,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大部分专家都认为需要二次手术,需要更好的手术和护理环境,也需要更高水准的医师。被广泛认可的北京派仕佳德动物医院院长姚海峰博士愿意顶着巨大压力,无偿为凌雪手术;北京动物园愿意全权负责凌雪的后期治疗和护理。

2月6日,我和兽医赵文信带着凌雪乘坐飞机前往首都北京。空运雪豹对航空公司和西宁机场都是一个挑战。除了凌雪,当时负责空运的南方航空公司拒绝了那次航班所有的其他宠物的托运,担心刺激到骨折的凌雪;西宁机场为了避免发生刺激,将货运仓库的牛羊肉全部清理干净。从下午4时到机场,到晚上9时登机,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负责人一直陪同我们办理相关手续,陪我们一起看凌雪被运上飞机。那一天,我在飞机上想了很多,救护雪豹的不仅仅是我们救护中心和西宁野生动物园,还有牧民、森林公安、基层卫生院的工作人员,还有千里之外的国内外骨科、动物医学、野生动物救护、动物园等专业的专家学者,还有看似毫无关系的航空公司、机场和媒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做着同一件事——救护雪豹。

这些年救护的雪豹

凌雪,其实不是去年救护的唯一一只雪豹,在凌雪之前,接收了后半身瘫痪、只有2岁半的雪豹凌霜。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我通过“雪豹救护”的微博话题,每天发布雪豹救护的内容。凌霜是一只先天发育不足的雪豹,救护时体重只有18千克,是正常雪豹体重的60%,捕猎能力差,长期营养不良,在玉树囊谦救护12天后,转移到西宁野生动物园。

兽医何顺福和赵海龙负责凌霜的治疗,每天给它按摩1个小时。到西宁野生动物园后的第12天,凌霜第一次在没有外力帮助下站立起来行走,当时我们激动不已。

凌霜和凌雪的救护,相对而言,算是比较成功的,很少有人知道,去年我们还经历过两次不成功的救护。

2017年元旦,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牧民发现一只雪豹左前爪被兽夹夹住,接到通知后,西宁野生动物园动管部部长吴国生带着兽医何顺福等人,携带麻醉器械和救治药品出发,道路不通、又有降雪,44个小时后,他们背着器械药品步行抵达山上时,迟迟等不到救护人员的牧民已经将雪豹放归。在寒冷的冬季,一只饥饿的断掌雪豹,能否活下来,我们充满忧虑。吴国生给牧民讲了一些遇到需要救护的野生动物应当如何操作的知识后,叹了口气,带着团队,扛着器械和药品,步行3个多小时返回车上,踏上了回西宁的路。

此后,过了3个月,我们再次接到救护电话,一只雪豹连续3个晚上到牧民家偷羊吃,前两次都被牧民捕获放归,第3次希望提供专业的救护。青海地广人稀,给救护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1000公里的距离加上降雪,吴国生和何顺福一行经过50个小时才到达现场。当时,雪豹的状况已不容乐观,在返程的路上,雪豹不幸去世。尸检报告发现,那是一只12岁以上的老年雄性雪豹,体重只有17公斤。长期营养不良,多处器官衰竭。

默默守护受伤的高原精灵

仅2013年至2017年的5年当中,我们救护过的野生动物达63种500余头(只)。300多只动物得到救治后及时放归野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动物,由于伤势过重,在救治或恢复期内死亡;其余数十只动物治疗结束后,不具备野外放归条件,留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饲养。

2016年6月10日,西宁野生动物园诞生了一只雌性小雪豹——傲雪,它的父亲壮壮是2010年从牧民家救护的亚成体,它的母亲“二宝”则是2007年和哥哥“大宝”一起从盗猎分子手中救护的幼年雪豹。它们被救护时由于都没有成年,缺乏野外生存经验,留在了西宁野生动物园。傲雪的存在,打破了国内人工繁育雪豹零展出的尴尬局面,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只人工繁育雪豹。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关心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帮助雪豹,这些都是我们期待已久的。

这两天,吴国生在和某设计公司讨论救护中心建设的可行性报告,何顺福在观察半个月前救护的断翅秃鹫的恢复情况,赵文信在向新到岗的饲养员传授经验,赵海龙在雪豹繁育基地观察“壮壮”和“二宝”的发情情况,还有其他的救护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青藏高原上那些受伤的精灵。

(讲述/齐新章 整理/赵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