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225)#

#美食# #美食记# #春天#

宋林洪作《山家清供》,内有“碧涧羹”。篇幅不长,兹录如下:

芹,楚葵也,又名水英。有二种:荻芹取根,赤芹取叶与茎,俱可食。二月、三月,作羹时采之,洗净,入汤焯过,取出,以苦酒研芝麻,入盐少许,与茴香渍之,可作菹。惟瀹而羹之者,既清而馨,犹碧涧然。故杜甫有“青芹碧涧羹”之句。或者:芹,微草也,杜甫何取焉而诵咏之不暇?不思野人持此,犹欲以献于君者乎!

喜读杜甫诗,尤爱“青春作伴好还乡”。为什么喜欢这一句?两个字:释放。这一句大概中年大叔读得懂。

除此,就是喜欢“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这一句,即是诗句又是菜谱。如为菜谱就是鲫鱼切细丝做脍,芹菜做羹。芹菜羹味清香,仿佛置身于高山幽谷间碧绿的小溪一样,让人心生喜欢。此后,“碧涧羹”成了芹菜羹的另一个名字,杜甫之后的诗人提到芹菜羹,都用碧涧羹来指代。南宋词人高观国有“碧涧一杯羹,夜韭无人翦”之句。

我少时不吃芹菜:芫荽异味强烈如“臭大姐”,香椿、韭菜也泛强烈刺激滋味,都不喜食。青年后味觉和性情迁转,遂感芹菜清新,有如春草萌生。

林洪所言极是,以芹菜做羹,色泽和清新滋味皆能入心。早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有“菜之美者,云梦之芹”,可见古代中国,水芹一味,是可列为菜蔬上品的。

芹有多属:旱芹、水芹、白芹、西芹。每味皆性格迥然:旱芹粗壮;水芹浓郁;白芹嫩香;西芹脆嫩。

每年春夏之交,是吃芹菜时节。有一年去天目湖宾馆找戚双喜师傅,奔着“天目湖三白”。湖里白鱼,山上白茶,水边白芹。停留两日,流连忘返。又吃天目湖宾馆大名鼎鼎的“鱼头汤”,醇厚浓白,举世无双。天目湖“鲟鱼高钙骨”,更是一绝,一条十斤以上鲟鱼才取十厘米长的一条鱼钙骨,珍贵至极。这一下子把天目湖“三白”变成“五白了”。尤其白芹、天目湖鱼头浓白汤,这几样是必吃。春日之美,皆在此物中。

看美食大家兴化人聂凤乔先生在其《烫干丝咏叹调》说:“吃烫干丝时,抓出一团水淋淋的干丝再次拧干,装进盘中,上面放一些准备好的鲜生姜丝,加一小勺绵白糖,配料有肴肉丝、青椒丝、大蒜梗、脆花生米、香菜、芹菜、豆芽菜等,再浇上虾籽酱油、小磨麻油后,就可享用了”。我去扬州无数次,未曾见烫干丝上有这么多的配料。兴许是老做法了。

楚芹味佳,湖南人一定要和腊肉合炒。先煸炒腊肉、豆豉,姜、葱花、爆香后,放水芹,大火翻炒留清脆,装盘。水芹清香有真味,腊香浓郁,下饭佐酒皆宜。

北京人吃凉拌芹菜,只取嫩茎,西餐馆做罗宋汤则专要芹菜叶。最喜欢芹菜叶的饺子,能比别味饺子多吃一倍。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你觉得好食,大概别人也同感。人之差别,有能食能言,美食家也;有能食不能言,好吃之徒也。上至钟鸣鼎食,下到山野小味,若口不能言志不能弗,悲乎。

@美食 @清风计划 @头条美食联盟 @头条北京 @头条美食 @头条号

碧涧一杯羹(再说碧涧羹)(1)

图片来自网络

碧涧一杯羹(再说碧涧羹)(2)

图片来自网络

碧涧一杯羹(再说碧涧羹)(3)

图片来自网络

碧涧一杯羹(再说碧涧羹)(4)

虚谷《午端图》 图片来自宋林洪《山家清供》


碧涧一杯羹(再说碧涧羹)(5)

大董

北京烤鸭代言人

Spokesperson of Beijing Roast Duck

阿尔巴白松露全球大使

Ambassador of Alba White Truffles of the World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荣誉州民荣誉

Honorable Citizen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

DaDong elected as the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Cuisine Association”

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名厨协会主席

Chairman of “Famous Chefs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大董意境菜创始人

Creator of DaDong Yijing Cuisine

大董餐饮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Chairman, DaDong Food & Beverage Investment Co., Ltd.

北京职业教育特聘专家

Specialist, Career Training Program (Bei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