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是一枚(虚伪的)(大龄)lo 娘,平常会关注一下各种裙子的风格来源。而在读技术史的文章的时候,我发现,很多风格其实是技术(与社会)共同促成的。

比如,洛丽塔(Lolita)风格的服饰,非常华丽、繁复,各种各样的蝴蝶结、蕾丝、花边营造出梦幻的效果。它虽然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街头,但其实原初风格的一大来源,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着装。

19世纪中后期维多利亚风的特点,是层层叠叠的褶子以及蕾丝,外加各种华丽的裙摆。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1)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2)

有人会问,这和洛可可(Rococo)风格有什么不同呢?洛可可主要流行于18世纪的法国宫廷,一大代表就是末代皇后玛丽·安东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洛可可风格的服饰里,绝大部分的装饰都是手工的繁复的绣花、珠宝等等。

而维多利亚风格的服饰则不同,不仅仅是宫廷贵族的玩物,实际上相当流行,特别是在英国,成为了中上层阶级广泛的时尚。

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缝纫机的诞生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3)

第一台缝纫机实际上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比想象中要晚),在过后几十年,被服装铺子大量采用。过去缝个褶子要雇熟练的工匠做上个一天,工钱很贵、成本巨大。而缝纫机诞生之后,只需要一个普通工人几小时的功夫就能做上个三层褶子两层花边,人力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

那你可能想问,为啥偏要用缝纫机疯狂车花边,不多做点儿普通衣服呢?

缝纫机属于比较贵重的机械,一般手工匠人买不起,得是稍大的工坊或者承包商才会有。人工成本降下来之后,工坊有两个选择:进更多的布料、做更多衣服,或者做更复杂的衣服。

对于工坊而言,实际上当时人工成本是低于原料成本的,而且雇便宜工人要简单得多,所以做复杂的衣服根本不需要增加太多成本,但却可以卖出好价格。于是,镶满花边的裙摆成为了无处不在的新潮流。

(可以感受一下从19世纪初的「摄政风」到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风的巨大区别。)

而 Lolita 时尚从维多利亚风出发,融合了一些现代童装的元素(比如裙摆改短、腰线升高等),变成了一种华丽又童真的另类时尚。现今 lo 裙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 Baby the Stars Shine Bright 的「伊丽莎白」系列了。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4)

早期 Baby 的纯色都有不少维多利亚风的影响。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5)

另外的一个风潮是重复印花。以前的印花布料比起普通布料是挺贵重的,但是在滚轮印刷的机器发明之后,印花也成为了普通人消费得起的东西。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6)

当时有许多设计师(其中也有不少女性)把花样设计出来,拿去给布料工坊打样、印刷,一下子可以印出好多来。虽然不如高等印花布料那么精致美丽,但也足够繁复好看了。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7)

重复印花现在也被 lo 裙所采用,一般叫「花墙」。日本的一个品牌 Victorian Maiden(牌如其名啊wwww)特别经常出重复印花的款式。(但说实话这个风格对颜值和气质要求有点高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8)

至于现在的更精致、更繁复的印花款,则要拜数码印花技术之福,可以每块布料、每条裙子地印出大块、完整的花样。早些年是「热转印」(类似于 DIY 文化衫啥的),现在则更多地用比较精细的直喷。这些都是近20年的事情了,所以近些年的 lo 裙的变化更加丰富,也是拜技术所赐。

于是造成了一个比较意外的后果——普通人也穿得起印花了,女仆人和女主人穿上了差不多的衣服,这怎么成体统呢?于是也是在维多利亚时期,女仆制服开始出现,在大户人家做工的女性通常会用素朴颜色的长裙搭配白色的围裙。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9)

因此这个风格的 lo 裙也是吸收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只不过已经挪用了,不再有维多利亚时期的阶级烙印,反而是干净、整洁又不失华丽的印象。

洛丽塔是怎么穿的(火出圈的洛丽塔风格服饰)(10)

所以,从社会潮流角度讲,「时尚的底色是技术」这事儿,是千真万确的!


「李子的人间博物馆」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人

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PhD 在读

科学松鼠会成员,果壳特邀主笔

微博@李子李子短信 ,微信公众号 museumof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