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曹晶瑞)在平谷石林峡景区和天云山景区之间,有一个地方名叫梨树沟,每年待到梨树花开的时候,驻足地处两山峡谷之间的梨树沟村就会看到梨花漫天的画面。平谷区黄松峪乡梨树沟党支部书记张小伟告诉新京报记者,梨树沟村盛产红果、梨、柿子、板栗、核桃等农产品,村里至今依旧流传着红色故事,保留着错长城、炮楼等历史遗址。

北京平谷梨树沟景点(平谷有个梨树沟村)(1)

石林峡景区。受访者供图

“五一”小长假在即,石林峡景区已经恢复营业,如果有计划到平谷黄松峪乡石林峡等景区游览,不妨顺便到不远处的梨树沟转一转,尝一尝村民亲手做的农家饭。

村里盛产红果、梨等多种农产品

很多游人只知平谷区有个挑战玻璃栈道的景区——石林峡景区,却不知道距离这个著名景区五六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梨树沟村。而今,村里只有百余户村民在此生活。梨树沟村地处两山峡谷之间,山上为松柏、灌木丛,山下则栽种着各种果树,村里80%收入来自林果业。梨、柿子、红果、板栗、核桃……都是梨树沟村盛产的农产品。

北京平谷梨树沟景点(平谷有个梨树沟村)(2)

北京平谷梨树沟景点(平谷有个梨树沟村)(3)

梨树沟村梨花绽放。受访者供图

走进梨树沟村,和老人攀谈,一段段关于梨树沟的历史、传说就会被娓娓道来。“听村里的老人讲,村里以前有一棵老梨树,因此得名梨树沟村。此外,村前马路两旁也栽种着许多梨树。”平谷区黄松峪乡梨树沟党支部书记张小伟打小在村里长大,村前路两旁的梨树依旧在,可老人们口中那棵老梨树,他也只是听说过却从未见过。

红色故事口口相传

关于梨树沟村流传着许多传说,老人们口口相传,而今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是关于村里的那些历史故事、红色故事、红色遗迹。

梨树沟村群山连绵、地势险峻,沟壑深邃,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村里史料记载,1940年6月,100多名八路军曾在梨树沟村血战200多个日军;1944年,梨树沟村一个名叫纪仲元的民兵曾在梨树沟村与黄土梁村道路交叉处埋下地雷,成功阻击日军。

北京平谷梨树沟景点(平谷有个梨树沟村)(4)

北京平谷梨树沟景点(平谷有个梨树沟村)(5)

层峦叠嶂的群山。受访者供图

张小伟告诉新京报记者,村里至今保留着一些红色遗迹,出于对它们的保护,目前游客暂时只能远观,而不能走近。

村北有个“错长城”

除了听老人们讲述红色故事,而今到梨树沟村还能看到长城和炮楼。在梨树沟的北部有一山梁,村里叫它城牌梁。那个地方有一段长城,长约50米,有两个烽火台,其中一处已坍塌。在城墙的附近,还可依稀看到当年烧砖的痕迹。村民们称此段长城为错长城。

关于错长城的来历还得追述到很久以前。据村里老人介绍,当年这一带是古战场,战事不断。明朝年间,黄松峪关口有一位副总兵率军把守。境内有完整的长城四处,彼此相连。唯有梨树沟城牌梁这一段是独立的。

据村里老人说,当年,梨树沟地形险要,守军派出一哨人马驻守。守将在实地勘察之后,认为这里地势险要,也是敌人偷袭的重点。于是,借修附近长城之机,私自动用了大批的建筑材料,在此地修建长城。谁知此事被人捅到监军那里,监军大为恼火。有人见监军动怒,就劝守将打点一番,可这名守将也是个直脾气,认为自己没错,死活不肯。几天后,监军见守将没啥动静,于是,令人把守将捆绑在他修建的长城处,斩首示众,以儆效尤。此段长城因修建者的错误,也被定为错长城。而今,错长城历经多年风霜雨雪的冲刷,依旧屹立在梨树沟。

村里一半农家乐已恢复营业

梨树沟村所在的平谷黄松峪乡是远近闻名的旅游之乡,包括石林峡、京东大溶洞、湖洞水等多个景区。

北京平谷梨树沟景点(平谷有个梨树沟村)(6)

漫山遍野的鲜花盛放。受访者供图

“石林峡景区刚开业的时候,我们村的游客也突然多了起来。有时候车都没地方停。”张小伟称,现在,到梨树沟村虽然很难再见到游客如织的场景,但村里的农家乐却依然吸引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五一”小长假在即,村里一半儿的农家乐也已经有序恢复了营业。

北京平谷梨树沟景点(平谷有个梨树沟村)(7)

梨树沟村——一个被大山环抱的村庄。受访者供图

去过梨树沟村的游客一定知道,村子被大山环抱、紧邻湖洞水,除了听得到的红色故事,看得见的历史遗迹,依山傍水的梨树沟村也很适合发呆、游玩。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