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发明了造纸术,对世界闻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从有了文字,就出现了书写文字的载体,石头、龟甲、树叶、竹片、丝帛,乃至羊皮。但它们作为文字载体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或笨重或昂贵或不易保存。相传西汉的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长信,总共用了三千根竹简,要用几个大力士才能搬动,汉武帝整整花了两个月的功夫才把它翻完。如果人类一直采用这些文字载体,文化传播的困难可想而知。蔡伦是怎样发明造纸术的呢?我们先来看考古的研究。在20世纪,考古工作者在我国的甘肃、新疆、陕西等地发现了多张西汉时期的纸张,其中以1957年在陕西西安发现的“灞桥纸”最为有名。通过科学的检测,专家们发现这些西汉时期的纸张其纤维组织松散,表面凹凸不平,也没有文字痕迹,由此推论,这些纸张不是有目的的通过一定工序生产的植物纤维纸,而是沤麻工序中产生的副产品!

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纸对吗(纸的发明人蔡伦)(1)

这也说明西汉时我国的造纸术还处在一个萌芽的阶段。东汉蔡伦就是在借鉴民间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永元九年(东汉和帝时),蔡伦担任了尚方令这一官职。尚方令史一个主管制造宫廷用品的官员,当时的宫廷作坊里集中了全国最好的资源,蔡伦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反复的试验,改进机械装置和加工工艺,终于发明了以树皮、麻头、旧布、破渔网等为原料,经过捣碎、沤煮、化浆、定型、风干等一整套工艺流程,制得轻便、廉价、适用纸张的造纸术。105年,蔡伦把他监造的第一批纸进献给汉和帝,汉和帝大加赞赏,于是造纸的方法便四处流传,全国各地都用这种方法造起纸来。因为蔡伦曾经被封为龙亭侯,民间就把这种纸称为“菜侯纸”。“蔡侯纸”在我国各地流传开以后,便陆续地传到国外。晋代传到朝鲜和越南。610年,朝鲜和尚吴征把造纸术传到日本!

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纸对吗(纸的发明人蔡伦)(2)

751年,唐朝安西都护战败的将士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此后,造纸术由阿拉伯辗转传到非洲和欧洲。到19世纪,造纸术传到澳洲,最终被全世界普遍接受,世界各地都分享者这项伟大发明所带来的便利。纸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知识不易记录,文化难以传播。造纸术的发明是对全人类的杰出贡献。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其著作《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高度地评价了造纸术对于文化的作用。他认为在2世纪以前,西方的文化超过了中国文化,但由于造纸术的发明,使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加快了,因而从2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文化成就远远地超过了西方。后来,由于西方现代印刷工业的兴起,西方又渐渐地开始领先。造纸与印刷、火药、指南针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可以说,没有蔡伦的造纸术,就没有完美文化的积累与传播,也就没有完美今天高度的人类文明。当文明在翻阅这沉淀这人类知识文明的书本时,更不应该忘记纸张的发明人——蔡伦!

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纸对吗(纸的发明人蔡伦)(3)

蔡伦出生在农家,从小家境贫困,长大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宫里当了太监。75年,汉明帝时,为了充实宫廷,蔡伦被召进了宫中。当时当太监,不仅要忍受阉割之苦,还要受到亲属培养的嘲讽。蔡伦为了摆脱贫穷,他在精神上不知忍受了多少的痛苦,才走了这一步。进入宫中,从小黄门做起,天天要伺候皇帝和皇室成员,忍受大太监的责骂。蔡伦都小心谨慎地效劳,不敢有半点马虎。就这样,蔡伦一步步高升,逐渐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还被封为了龙亭侯。蔡伦的家乡耒阳县是个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每当春季桑蚕成熟时,就有许多妇女在溪水中飘絮。蔡伦坐在水边,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他发现了造纸用的好原料。古代养蚕抽丝,在制作时,要在水里漂洗,洗完后留下了一层薄薄的丝绒,晒干后就成了絮纸。这种絮纸成本高,质量差,蔡伦就开始用破旧的废物如破渔网,麻头、旧布等糅合在一起,进行加工实验!

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纸对吗(纸的发明人蔡伦)(4)

虽然不是很成功,但蔡伦已经知道如何用旧材料来造纸了,这为他后来在宫中的造纸成功打下了基础。蔡伦在宫中当小太监时,由于宫中的政治斗争很复杂、尖锐,蔡伦一不小心,卷了进去,最后落得个幅度自杀。《后汉书》记载,在汉章帝时,蔡伦还是个小黄门,当时皇后窦氏没有儿子,宋贵人则生了个儿子刘庆,并被立为太子。窦氏非常妒忌,又怕刘庆当了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她想法设法在汉章帝面前诋毁宋贵人,令汉章帝逐渐与宋贵人疏远,又把太子刘庆给废了。窦氏还想置宋贵人于死地,便令蔡伦诬陷宋贵人,说她在暗中施发书,想害死皇帝。蔡伦哪敢违抗皇后的命令,只得照着做了,逼得宋贵人自杀而死。可是后来,刘庆的儿子汉安帝即位了,他要追查当年祖母的死,把陷害祖母的人都拿取治罪,蔡伦当然也逃不过,蔡伦心中羞愧,不愿去受审,在内疚的心情下,服毒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