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木塔寺广场南行约一百余米,便是西夏国寺。
西夏国寺便是大佛寺。过去的时候,大佛寺一直叫大佛寺,只是在七八年前,忽然改叫西夏国寺了。我想这个原因大体上是因为大佛寺的称呼过于笼统或土气,而西夏国寺更能准确地概念它的内涵吧。从大佛寺改为西夏国寺,大体上也有从“刘二蛋”改为“刘尔丹”的意思,东西还是一个东西,无非是小名改为大名、俗名改为学名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就像老百姓称呼自己的子女总是用小名一样,本地的老百姓在称呼大佛寺时一直都是大佛寺,很少有称呼西夏国寺的;只有像今天我要郑重其事地给大家介绍大佛寺时才使用了它的学名:西夏国寺。
从木塔寺广场沿县府街向南过一个什子就是大佛寺广场,正对面是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四个字:西夏国寺。最早的时候,上面刻的是‘大佛寺’三个字,是赵朴初的笔迹。现在‘西夏国寺’四个字不知道是谁的笔迹,看上去略微纤瘦,但洒脱、飘逸,很文化的。
这块石头上刻的‘西夏国寺’其实指的是广场名,具体的西夏国寺还在这块石头正对面约一百米处。这是一个仿古式的文化广场,四面是一些仿古建筑及装饰。中间是音乐喷泉。
其实,扩建这个西夏国寺广场,也是很有讲究的。不懂的人看热闹,只有懂得人,才能看出门道。以石块上西夏国寺四个字的中心为起点,是一条中轴线,广场上所有的建筑都是沿着这条中轴线摆布的。广场南边的大门、大佛寺的大门、进入大佛寺后的大佛殿,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广场中的水池里面有石刻的莲花座,水池四周有燃灯状的小建筑,这些都应该是有讲究的。反正我知道观音菩萨是坐在莲花座上的,古书中也多次读到燃灯法师这样的字眼。
我在石块前端详了一阵后,走入西夏国寺文化广场。广场上活动的人很多。有一队暴走的人,带头的腰中别着小喇叭,放着节奏轻快的音乐,后面一帮人就端着胳膊,绷紧屁股,摆着腰肢,歘歘歘地走过,走得很快,快得能带起风。
走过广场,走入高大的牌坊,是一条不宽的街道,叫大佛寺巷。是的,西夏国寺文化广场和大佛寺并不连在一起,而是隔了一条街道的。西夏国寺文化广场的建设,是对大佛寺的丰富,是赋予张掖历史文化名城更多的文化内涵。
张掖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为历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总面积三万余平方米。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
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1996年11月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宣宗朱瞻基《敕赐宝觉寺碑记》称:西夏时,有位叫嵬咩的国师,一日静坐,听到附近有丝竹声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因而就地建起了这座座东面西的佛殿。
史载,西夏太后经常来寺内朝拜、居住;张掖大佛寺据传曾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元世祖忽必烈的母后别吉太后也曾在这里久居,别吉太后的灵柩曾寄放于寺内。南宋末年,宋恭宗赵显被虏后为避祸而出家于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被大佛寺的宏伟建筑和张掖的繁华所吸引,曾留居一年之久。大佛寺规模宏大,16世纪时寺内可容纳四五千人同时朝拜。
现在的大佛寺景区是一处深居于城市中的园林区,与土塔寺、山西会馆连为一体。大佛寺景区内,古殿密集,古柏参天,曲径通幽,寂静优雅,是难得的一片净土。走入大佛寺景观区,心自然就静了,能起到降热除躁的作用;因为走进这里,就等于是走进了神灵之中,是在与佛祖共存,与先贤交流,岂敢放肆?!不知道别人是如何一种状态,反正我是极为虔诚的。我知道,敬畏文化应该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养。
我是在敬畏了一个余小时古佛教文化后离开大佛寺景区的。
出了大佛寺,沿大佛寺巷向南进入南城巷。南城巷里有上好的牛肉在卖。这些牛肉是牦牛肉,产自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没变成牛肉前,这些牦牛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纯天然,无污染,做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无公害。我买了两斤,准备土豆烧熟了后,再加上些牦牛肉。
我的意思是,吃好,和好,但绝不把这些好告诉别人;当然,读我文章的人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