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混动系统成为众多车型汽车动力输出系统的热门,自从混动系统热度增加以来,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各大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运用混动系统的车型,随后日系车型的混动市场也逐渐被它们分走一些,至有了将日系混动车型挤出国内市场的趋势。

尤其是比亚迪,近些年来专注于自主研发混动核心技术,不论是刀片电池还是后来DM-i系统,都将比亚迪的新车型带到了新的高度,也让比亚迪成了国内混动汽车市场的领军者。而作为丰田,本田两大混动车品牌的直接竞争对手,比亚迪自主研发的DM-i系统一直热度只升不降,且饱受消费者的赞誉。而我们今天要说得比亚迪汉又搭载了这样的系统。

相比于日系车企丰田,本田的混动系统,比亚迪汉搭载的DM-i混动系统具有低噪音、高能效比、油电输出模式切换无感知等优点。而且在续航方面,比亚迪做的要比日系设计好,对比于日系车普遍较高的售价,比亚迪汉的性价比就凸显出来了。

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4驱试驾(试驾比亚迪汉DM-i)(1)

在实际驾驶中,你不会感觉到发动机的噪音有多大,因为比亚迪汉的DM-i混动系统采用的是优先纯电输出模式,起步时优先以电机驱动,而在需要高速时发动机介入,并且发动机接入的时候是无感且噪音特别小的。如果你想听到这款车发动机的噪音,那么就需要将油门踩的很深,就算是这样,发动机的介入也不会让你感到十分的突兀,油电的动力衔接十分的顺畅。

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4驱试驾(试驾比亚迪汉DM-i)(2)

这台车的发动机不仅仅是在噪音控制方面做得比较好,而且加速能力也不弱,同类其它车型。我们在实际测试中测得0~100km/h加速时间为7.8秒。这个成绩表面上看上去虽然是属于平均水平,但实际上对于一台定位是家用混动型汽车而言,这样的加速能力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如果你对动力方面有特别追求的话,可以加钱选择纯电版本,或者等待后续推出的DM-p版本。

比亚迪这套混动系统一共有四种动力模式可供选择。分别是EV纯电模式、HEV串联模式、HEV并联模式以及发动机直驱模式。这四种模式都可以做到优秀的经济燃油性。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这台车可以达到亏电最低4.1L每100km的油耗。

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4驱试驾(试驾比亚迪汉DM-i)(3)

这款车的发动机采用米勒循环,可以实现12.5:1的压缩比,最大功率105kW,峰值扭矩232N·m。同时因为这款车拥有EHS离合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动力输出之间的转换。可以控制发动机带动电动机进行充电,也可以驱动电机,从电池获取电能来给车辆供电。还可以实现电动机和发动机同时混合输出动力。

将车辆调整为EV纯电模式,这台比亚迪汉的纯电续航里程最高可以达到125km,而满油满电混合输出续航里程最高可以达到1350km。并且这套动力系统可以通过识别油门开合角度与剩余电量,自动控制电动机和发动机之间的工作模式。在剩余电量较多时,发动机作为辅助电动机则为主要动力输出方式,此时动力输出比较迅猛,整体驾驶体验比较流畅。

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4驱试驾(试驾比亚迪汉DM-i)(4)

新款比亚迪汉DM-i从外观上来说和比亚迪汉的DM车型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它们都采用了比亚迪设计周期最长的王朝家族式设计语言,官方称之为“龙颜”。

前脸的外观整体观感比较霸气,亮色大灯形状比较锐利,中网格栅采用点阵式镀铬设计,周边有符合饰条包围,格栅图案仿佛“龙鳞”一般,对曲线的运用把握比较独到。签前大灯组辨识度非常高,那部四颗LED灯珠交错排列。且用水晶式隔板隔开,体现出一种“龙眼”的效果。

比亚迪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976mm,1911mm,1496mm,轴距为2921mm。从参数上可以看书,定位是中大型车,一般这类车型它们的车长都要达到5200mm以上,对比比亚迪的4976mm可能显得有些雄壮,但实际上比亚迪的车如果对比的是合资品牌的中型车,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4驱试驾(试驾比亚迪汉DM-i)(5)

车尾的变化相比DM版本没有太多差别,但总体上还是延续了它较为规整的轮廓。首先它采用了贯穿式尾灯,后方保险杠采用了流线式设计,人家符合空气动力学,减少了行车阻力。

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4驱试驾(试驾比亚迪汉DM-i)(6)

比亚迪汉DM-i的内饰设计和DM版本差不多,只是在细节上做了某些更改。同样地将家族式的设计风格融入了一些中华元素在里面,并且加入了大量的皮革包裹来彰显其豪华定位。以至于如果你不看方向盘上的LOGO,你还是会认为这台车是一台豪华级SUV。

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4驱试驾(试驾比亚迪汉DM-i)(7)

从这辆车上就能看出比亚迪的实力早已不至于在标准或低端车型上体现,而在豪华机SUV也可以有着优秀的动力系统以及漂亮的外观内饰。比亚迪最近在新能源领域步伐越加坚定,而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混动系统以及它的刀片电池绝对会成为比亚迪未来竞争中的一项王牌。而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有了核心竞争力,谁就可以站稳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