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叫什么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意思就是说,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这种慕容家的传世武功,不单是一种简单的招式,它还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处世之道和解局之道。

来俊臣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酷吏,曾任司仆少卿、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等职,因告密而得到武则天的信任,成为武则天权力斗争中的爪牙。他利用请君入瓮之局还治周兴,可谓是局道中的一大经典。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叫什么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

武则天登基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反对她的人都躲在暗处,要如何知晓呢?于是,她在都门设立了“铜匦”,下令任何人都可以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将告密信扔进“铜匦”之中,由专人取出,由她直接阅读,以此来诛杀行为不轨或对她不服的大臣。地方官吏遇到有人告密,不许自己查问,一定要替告密的人备好车马,供给上等伙食,派人护送到宫中,由她亲自召见。如果密奏确凿,告密之人马上即可封官;如经调查,与事实不符,也不追究责任。这样一来,告密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诬告之风。

周兴因为害人太多,而激起了民愤。一天,武则天接到一封告密信,说他与人串通谋反。武则天听后,大吃一惊,即刻下密旨,命来俊臣逮捕和审讯此案。来俊臣深知周兴是办案的老手,要让他招供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布下了一个局,请周兴到自己家里来饮酒,好让他自己招供。

席间,来俊臣不断地恭维周兴,称他是唐朝第一办案高手。之后,便十分诚恳地向他请教:“最近抓了一批犯人,种种刑具都已用过,可他们还是不肯招供,您看该怎么办呢?”正被来俊臣夸得飘飘然的周兴,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好办。我最近就想出一个好办法:取一口大瓮,用炭火在它的四周烘烤,然后把不肯招认的囚犯放进瓮中,慢慢地烧烤,看他招不招!”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叫什么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

来俊臣听了,乐得拍手称妙,当即便命人搬来一只大瓮,并在四周架起了炭火。炭火熊熊地烧着,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周兴不明所以地问:“难道你要在这里审讯罪犯?”来俊臣站起身,拉长了脸说:“现有皇上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请您入瓮吧!”

这样一来,效果比预料的还要好,周兴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求饶,很快便把来俊臣所需要的口供详详细细地交代清楚了。来俊臣根据他的口供,定了死罪,随后便上报了武则天。

武则天念及周兴为她立下的汗马功劳,而且也不相信周兴是真的谋反,便赦免了他的死罪,下令将他流放到岭南。但因周兴干的坏事多,结下了许多的仇家,在半路上,就被人暗杀了。

来俊臣本来也是一个酷吏,他非常了解周兴的办案风格和特点,知道用自己的方法未必可以解决武则天交给自己的任务,所以设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局,让周兴自己布个局,然后再将他置于这个局之中。这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经典代表。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叫什么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

《鬼谷子》说过:“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说的就是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对方的意图,再采取措施。来俊臣则是把这种方法进行了反向延伸和应用,以周兴自己的伎俩来拷问他的罪状,以其之道还治其身,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请君入瓮”好戏。

卑鄙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遇见比他还卑鄙的人,无赖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遇见比他还无赖的人,就像乌龟怕铁锤,因为铁锤比龟壳硬。面对对手,我们首先要看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了解对手的特点和习性,然后,以比他更高一个级别的方式来面对他,这便是胜过对手的好方法之一。

欣言新宇

气不和时少说话,有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叫什么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