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竹林七贤 哲学碎碎念 | 第2篇
哲学史上,都有哪些历经岁月而不朽的命题?如"我思故我在","存在即合理","存在就是被感知","得意忘言","性相近习相远","变化气质"等,他们是如何在历史留名,甚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
一起来看一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两千年里,都有哪些影响深远的命题。
|长文预警:4853字,
|预计13分钟,建议收藏
- 中国哲学 -
01.男女授受不亲孟子一学生一天跑来问:"老师,你说"男女授受不亲"是礼,如果嫂子掉水里,我救还是不救?" (因为按照"男女授受不亲"的逻辑,这就为难了呀,救了,违礼,不救,更说不过去。)
读书这样读,一定把书读死了。
来看看孟老师的回答:嫂子掉水里了,当然救!这样还不救,那不是禽兽!男女授受不亲,是礼;遇到紧急情况救嫂子,是权变《孟子·离娄上》。
02.性相近,习相远
这六个字,几乎和“人之初,性本善”一样耳熟了。从孔子开始,人性论探讨开辟出宏大的话题:孟子性善,荀子性恶,与孟子对着干的告子性无善无恶。
之后到两汉的性三品,性有善有恶,到宋明二元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到清的性一元论,王夫之别开生面的性日生日成。始终没有离开孔子设定的范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而习惯是可以改变人性的。
一个习和远字,道出了人性的精髓:天性相近,每个人都有努力和改变的可能。一句话奠定了两千年来的人性论基调,这大概就是圣人说话的水平吧。
03.生生之谓易
不多说,一本儒道同源的奇书:《易经》精髓就蕴含在这句话中。原文是: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如果儒家有形而上学,用一句话概括可以是:世界就是一刻不已的生生变化。变化的整体就是易。
“易”有三易:简易,万物发展都是由简至繁,变易,万物就是一刻不息的生生变化;不易,这变化之中又有恒定的规律;
再通俗点: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天,就是造化生生不已;在人,就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04.道不远人
出自《中庸》。后来阳明有更通俗的说法: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时。
儒家的道并不是玄之又玄,而是需要体认,需要时时刻刻不离不弃。君子无终食见为仁,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无论是日常的吃饭睡觉,还是在困顿流离,都念念不忘。这和禅宗说的挑水劈柴无非妙道,有类似,看来是大道同源。
0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也是老子的名句了。不过一看表面意思,容易误解,以为老子无情,其实不是。刍狗就是草扎的狗,在古代祭祀的时候用的。
老子的意思是,天地并没有私情,不会搞特殊对待。万物在天地看来,都一视同仁。举例,比如里斯本大地震,庞贝火山灰,我们看来,都是天地的自然现象,并不是因为那里有人没人他才不地震,不发灰,不干旱(就是没有一个有意志的上帝)。结合后面一句,更好理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06.独与天地共往来
出自庄子,原句是独与天地共往来,而不傲倪万物。
庄子可算得上先秦诸子中,第一个诠释了孤独和逍遥的人。著名学者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关于庄子故事,有一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值得一看。
电影《大鱼海棠》
07.化性起伪出自荀子,中学的时候,我们都读过《劝学》,正是出于他老人家。与孟子的"尽心知性",注重内在性反思相反,荀子开辟的是外在性的"学"的系统。
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看来是性恶,一定要通过化性起伪才能逐步改变人性。伪,就是有所作为的意思。有为的思想,就是《劝学》的主要思想。
08.得意忘言出自庄子,荃者所以在鱼,得荃忘而忘鱼,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荃,蹄是捕鱼抓兔的工具(《庄子·外物》)。
大意就是,你所要的那个东西得到后,传达的工具就可以丢弃不用了。一贯庄子潇洒超脱的态度。不过,仔细想却在理:你吧啦吧啦说一堆,不就是要让对方明白什么意思?如果一个眼神可以搞定,何必这么费事?
很多时候(如表露真情),语言常常很苍白... ...
图片来源 昵图
09.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个没有具体的出处,可以算魏晋时期的时代精神(Zeitgeist)。因为在当时整个魏晋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世风虚伪。
当时最顶尖的一批知识分子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开启了浮夸模式,比如去山里抡锤砸铁,爬山带锄头,说万一死便埋我;老母死了喝酒庆祝... 其实表面上的放荡不羁,就是因为这批精英分子看不惯官方的各种虚伪——名教,而是用一些看起来极端的方式,返回"自然"的真性情。
他们是那个时代真正维护儒家正统的人。
10.色即是空不多讲,出自《心经》。原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关于色和空的更丰富的含义,以后有机会细说。
这里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可能是:色。对,当然不是你以为的女色的色,"色"包括一切所能感知的大千世界。狭义的男女之色,只是很小一分子而已。当然,不可否认,人欲其实是最难控的。
11.变化气质这是一个挂在嘴边的词,但其实原创自北宋大哲学家自张载,对,就是提出横渠四言的那个。
张子认为,天地万物都统一于太虚、气。具体事物,在气与事物间不停的生灭变化;这个生生不息的气化流行,是纯粹无杂的,叫做天地之性;
但是气聚而成为人,失去了原来的纯粹而驳杂为气质之性。总之气一旦凝聚成为各种具体人事物,就没那么纯粹了。
举例,比如水和冰块,本源是一个东西吧,但是成为冰后,变硬了,体积变大了,形状改变了,但融化后还是水(相当于气),就这个意思。所以人一生要做的,就是努力变化后天气质,让其一点一点回到原来的纯粹状态。
12.习与性成
习与性,是自孔子提出后,一个重要命题。不过到清代的王夫之(哲学史上的超级学霸,注述达600多部),提出了独树一帜的人性论。人性不是先天的善恶,也不是后天的规定,人性是时时刻刻变化的,性日生日成。
他甚至举例,就像人的肌肉毛发,每天都在生长代谢,只是变化微小而自己没有察觉;其实你每天都和昨天的自己不同,只是"自我感觉"没有变,但实际上一切都在不停的生灭。这已经非常接近于马克思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说法。
此论一出,人性不但有改变的可能,而是,不变才是不可能的。
(看来哲学史上,姓王的超级学霸真不少,两汉王充,魏晋的天才学神王弼,明代王阳明,清代王夫之,咱王家,看来是有传统的。回到正题,继续,)
13. 心外无物出自王阳明,可与下面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对比一下。
两人都在讲心外无物,但是区别很大。主要是阳明的物,指的是“事”,针对是主要是伦理行为——针对的是修养功夫,而不是屋子外面那些树,苹果,石头,他们至少不是阳明关心的问题。
这样,心外无物,成为了外在人事物和人心关联起来的时候,对人心造成的影响。一切围绕着你展开的人事物,都离不开这个心。更详细的解释看查看上一篇。
- 西哲 -
01.我所知道的,就是一无所知出自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真正的奠基人,也是第一个哲学殉道者。
知道,可分为四个层次: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最为恐怖,因为自己本身无知,而对这件事还没任何反应;
"不知道自己知道",稍微好一点,至少有些本事,只是自己没有全然了解;
"知道自己不知道";正是苏格拉底的境界了。
"知道自己知道":这个恐怕很少有人敢,如果圣人都是知道自己无知的话。
老子也说,自知者明。知道自己不知道,清楚自己的优缺点,这是一种"元认知",更一种高级智慧。
不要以为是苏格拉底谦虚,我们可能谦虚的资格都没有。
0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出自赫拉克利特,后人还有改版:人一次也不能踩到同一坨shi(搞笑版)。意为:万物处于流变之中。
什么意思?赫拉克利特比喻:就像奔腾的河流,你一次只能踏进去一只脚,下只脚再踏进去,河水已经不是刚刚的水流了。世界就是一刻不息的变化。
不过这样的流变说基本比较笼统,一直到亚里士多德提出质料-形式论后,将更加完善这一变化生成系统。
03.优秀是一种习惯出自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解读亚里士多德章。
We are what we repeatly do, exllence , then , is not a act, but an habit.
虽然非"官方"命题,但是很喜欢这一句话,曾经是座右铭。
04.基督死了又复活了,这是荒谬的,所以这是不可质疑的出自德尔图良,这句话后来被总结成了:因为荒谬,所以相信。
上帝之子死了,虽然是不合理的,却是可以相信的。埋葬以后又复活了,虽然是不可能的,却是肯定的。
德尔图良是中世纪开始前,著名的护教教父。针对当时对上帝的一系列质疑,德尔图良高呼:唯有"超理性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上帝本不可用世俗眼光理解,也不可理解,更别提证明。只有信。
这一命题的提出:彻底斩断一切世俗化解读信仰的可能,因为都是荒谬的。
05.如无必要,勿曾实体
出自威廉的奥卡姆。后来,演化成了著名的奥卡姆的剃刀。
最初是针对中世纪争论激烈的唯名论和实在论,对实在论,在世界外假设一个多余的实体,是完全没必要的。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一切无关累赘的东西,都要剔除清理。
05.知识就是力量
出自培根,相信没听说过的很少。
算是启蒙运动前期最标志性的flag。
06.我思故我在
出自笛卡尔,相信这句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哲学名句。
他的原句是拉丁文:Cogito,ergo sum; 翻译成英语:I think,therefor I am.多了一个therefore,其实原文并没有“但是”,直接:我思,我在。
在,就是存在的意思。因为being 这个词在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所以有学者建议:可以翻译成“是或者存在”,俩连用,又是"是",又是"存在"的意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简言之:"我思"就是我这个主体,"我在"就是存在这个客体;当你思考的时候,你就是你自己,或者我就是我自己(I am what I am)。
07.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出自莱布尼兹,莱布尼兹号称哲学暖男。
为什么,因为他论证出:最好世界理论。也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正是最好的世界。
原因如下上帝是全能的,至善的;全能的所以创造出了N个平行世界;又经过他全方位衡量甄选,最后留下了这个最好的世界。
08.存在就是被感知
出自贝克莱大主教,如今鼎鼎有名的伯克利分校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想起刚刚说的王阳明了吧。
贝克莱提出这一命题:震惊哲学界!被称发疯的钢琴,可是人们惊讶的发现,驳不倒。贝克莱说:世界上一切存在物都是一堆可感性质的集合,存在就是因为我的感知。比如,这个我眼前这个笔记本:= 黑色,硬的,摸起来的质感,塑料味。
一切你能感知的东西,都能如此被认识。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感官被察觉。想想,单从人的认知世界方式(经验感知),有理。详细比较,以后有机会再说。
09.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出自休谟。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认知,已经够震惊,不过不够彻底。
休谟说,除了人只能通过狭窄的感觉认知,了解世界外,我们宣称已经掌握的知识,都是个大问题。因为因果关系,没有普遍性。
这下更不得了,因为西方世界启蒙运动以来推崇的理性,知识陷入彻底瘫痪,因为其中的因果关联都不确定了,都是或多或少的"习惯性猜测"。(比如: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问题:你咋知道太阳明天一定不从西方升呢,就是经验告诉你太阳从没这么干过)
最后,休谟经过这样一轮怀疑,回到了人自身:只有习惯这件事是人自己唯一能确定的。
10.敢于知道,真理使你自由
出自康德。原文是拉丁文:Sapere aude, quia veridas vos liberabit,Dare to know, cause truth makes you free.敢于知道,真理是你自由。
康德的想法,可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有时间再尝试讨论讨论。
11.存在即合理
出自黑格尔。
前面一篇文章中,有这样说过:哲学家虽然思考很抽象,但不至于违背常识。合理(reasonable)并不是:"正确"的意思。
简易清晰解释是: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一切在合乎这个过程的,现实的,才是存在;(对应的是潜在的);合理是合乎历史发展逻辑的;
就是说:一切已经现实存在的,都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反过来也成立:合乎历史发展的,也是现实存在的。
下一期,继续来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END
作者:小波,姓王。90后,哲学爱好者,生活观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