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佛教的真正的核心?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佛教的真正的核心(佛教的缘起性空)

佛教的真正的核心

佛教的空和有

佛教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就佛教的教义思想而言,大概有大乘和小乘佛教的分别。

小乘佛教传入中国后,没有形成气候,只在云南一带传播,当地人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外地人如果当面说他们是小乘佛教,小心被打)。

但是中国佛教的主体还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可以分为空、有二宗。

空宗的代表性经典是金刚经和心经等“般若经”,其核心思想是“空”,当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而是说万事万物都有生灭的条件,都不是永恒的,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也叫缘起,条件不具备,它就灭失(缘灭)。

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缘起性空”。

有宗跟空宗一样,也否定外部的客观存在,但是有宗又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外部事物都是人的认识的变现,认识创造一切、改变一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佛教的妙有

中国佛教的教义,其主体不是“空”或者“有”,而是跟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而成的真常唯心,或者叫做“妙有”。

这一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如《法华经》,主张“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主张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通过修持,都能成佛,亦即“诸法实相”。

又比如《坛经》所说的“即心成佛”“顿悟成佛”,把佛性归为心性、把人变成佛,倡导在世间求解脱,力主把入世和出世统一起来,都是在说“心静则佛土净”,入世就是出世,出世和入世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以上这些,大概都在说一个道理:人世间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人都有烦恼、灾难,但是各种灾难都是可以化解的,化解的途径是向佛教求取,是修持、修心、修性。

个人理解

佛教教义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虽然总体比较“唯心”,但是导人向善这一点,是必须给予肯定的,如果人人都多一点佛性,少一些戾气,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