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石岐西山寺

中山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庙(中山七大著名寺庙排名)(1)

中山西山寺俗称西山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城区西山公园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读书人喜聚之地。清道光年间,邑人曾望颜曾在此攻读诗书,至咸丰六年(1856年)他任陕西巡抚署四川总督时,特募资将古寺加以扩建。由隐泉庵派僧人心恒为主持,历代相传,到1949年已传至十三代。现寺内有伽兰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准提殿、观音殿、六祖殿、地毅殿、塔殿等,颇为壮观。“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内文物散失,僧人撤走。

2、中山市天门白衣古寺

中山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庙(中山七大著名寺庙排名)(2)

白衣古寺又名白衣庵、紫竹禅林,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大信社区庵前正街,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清嘉庆、宣统年间不断扩建和重修,1958年后逐渐被拆,现存白衣古寺正殿,2004年重修。白衣古寺正殿建筑三间两进,硬山顶、青砖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面阔10.84米,进深19.15米,面积约207平方米。白衣古寺是当地较为典型的明清庙宇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0年,该寺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隐秀寺原址位于小榄镇,占地358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98平方米。该寺创建近300年,一向香火鼎盛,僧侣志众。由于历史原因,寺院资料记录已荡然无存。解放前夕,僧徒离散,胜因法师移居新加坡,妙因法师四海云游,寺院无人管理。解放后,政府安排多户人家入住,直至1994年8月,才将所有住户迁出,将物业归还佛教。当时,小榄佛教徒积极要求开放隐秀禅院。因该寺地处居民区,通道狭窄,不符合消防要求,故原址不能开放。

4、报恩禅寺(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

中山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庙(中山七大著名寺庙排名)(3)

报恩禅寺位于黄圃镇观仙路1号,原名观音庙,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一间113平方米的小庙。由于历史原因,古庙破烂不堪,几无人烟。1995年后,祖籍黄圃镇的香港比丘尼慧皆师父发菩提心,筹资扩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僧舍和斋堂,初具规模。由于该建筑事前未经省、市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及向有关部门报建,没有按照佛教寺院传统建筑风格兴建,各殿、亭台、僧舍、斋堂的布局比较随意。观音庙更名为报恩禅寺。

5、中山市佛教小榄镇善庆庵

中山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庙(中山七大著名寺庙排名)(4)

善庆庵位于小榄镇东区四村大门楼四巷6号,是二进家庙式小庵,占地1.5亩,建筑面积268平方米,天井、走廊面积约60平方米。现有大雄宝殿、韦驮殿、功德堂、地藏殿、斋堂、客房、僧舍等。由于历史原因,该庵没留下任何资料,据原住持比丘尼释宗耀回忆,第一代是释应杰,第二代释达基,第三代释应祥,第四代释本祥,第五代释本明,第六代释宗耀,现任释顿荣。上世经50年代至70年代,宗教活动被当成“四旧”加以批判、限制,寺院庵堂的宗教活动全部停止,宗教职业人员参加农业或手工业劳动,自食其力。

6、中山石岐永建庵

中山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庙(中山七大著名寺庙排名)(5)

石岐永建庵位于莲塘路见龙里2号,占地232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是一间家庙式的庵堂。1924年,尼姑廊慈(俗名罗成捷)购买一平房住宅,面积约150平方米,1993年将此屋主权传给郑积业,但仍居住此屋。罗成捷一向信仰佛教,收戴通静、刘通软等人为徒,并一起食住,进行宗教活动。1979年,该屋因产权问题发生争议。1982年2月,佛山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该屋实属宗教财产,应归宗教团体所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该场所基本停止宗教活动,尼姑参加街道小手工业生产劳动,自食其力。

7、中山市佛教小榄净意庵

中山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庙(中山七大著名寺庙排名)(6)

净意庵座落于小榄镇永宁村南垄街47号,始建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原名榄溪坑田寺,后改名净意庵。该庵占地面积118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历代住持依次是:果寿、与就、交太、因洁、撤昌、心乐、随麟、境信、廓耀、通证、玄标、基锐。净意庵有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等,现正在筹建更大的大雄宝殿。解放后至1988年,该庵停止宗教活动,比丘尼参加生产、自食其力,其间,安排一些群众入住。由于历史原因,该庵没有培养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