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曾国藩书生治军,创建湘军。
对内,他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地证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外,他善于识人、用人。
与大家共同品读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学习曾国藩自我管理、带队用人之法。
图为曾国藩画像
一
正己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解读:普通人,不能懒。
有才能的人,不能傲。
2.【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解读:治骄傲的第一有效方法:管住嘴,不轻易嘲笑别人。
治懒惰的第一有效方法:不恋床,不睡懒觉。
3.【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
解读:领导讲话,一要说准事情的关键点,二要有分量、有担当。
4.【凡军事做一节说一节,若预说几层,到后来往往不符。】
解读:带兵打仗,带团队创业,做一步说一步。大饼画得越美,露馅了越难看。
5.【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解读:这段话区分“强毅”和“刚愎”,字字珠玑。
自胜,是强;对自己有高要求,是强。所谓强人,就是屡屡胜过自己的人。
真正的强人,对自己最狠,要求自己最严,对别人不强求。真正的怂人,对别人狠,要求别人严,觉得自己什么都好、什么都对。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这是一副对联,老吏断狱,经验之谈。上联说的是做事情的次序,下联说的是做事情的手法。做事情,次序和手法都不能错。
闹闹哄哄、耍心眼、走捷径的,不是能长久成事的人。
6.【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
解读:“明”字有两层意思——高明和精明。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高明和精明与现代汉语常用的词义不同。
高明是指有大局观,能跳脱具体事物、具体人物、特定时代、特定心性,看到不变的规律、问题的核心、处理的原则,类似佛教中的“觉”。有了觉,超越了无明之苦,才能有戒、定、慧。能高明,能见山河之旷远、人心之顽固、世间之轮回,也就能降心抑志,窥见万事万物寂静涅槃的底色,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7.【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
解读:曾国藩讲养生,也是大实话——少操心,少纠结,少烦恼;多走路,多健身,多运动。
成事有很多理论,但是所有理论都有一个前提:精力旺盛,精力过人,精力持久。真正的精英都是精力上的超人,没有体力和脑力奢谈什么做事和成事?不能吃苦耐劳内心强大,奢谈什么带千军万马走过雪山和草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经济周期?
心神是君,胴体是臣,如果做到累身不累心,再怎么累,也累不垮,甚至还很快乐。
图为曾国藩故居
二
“治”人
8.【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
解读:不要怠慢他人。不要拖延做事。
不要欺负任何人,你也不知道他是谁,即使知道他是谁,他似乎可以欺负也不能欺负。
不要拖延任何事。如果真想拖,告诉相关人:为什么要拖?拖到何时?别黑不提、白不提,妄图蒙混过去。
拖,一定不能成事。
9.【办大事者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解读:要做事,做大事,第一,后备人才充足(特别是能有几个可以代替自己的人);第二,没有最合适,就选次合适(不要总说世上没人才);第三,慢慢教,手把手教,在实践中言传身教。
10.【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
解读:讲“人力”的重要性,人是第一位的。
做事情抢在前、争利益躲在后,重事实、说实话、不作假、不拍马屁的人,永远是稀缺的。
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和他/她做朋友,做一辈子的朋友。
做事情、组团队的时候,一定要有三五个这样的人构成的核心。有了这样的核心,不怕没投资,不怕没政策,不怕业绩的起伏,事情一定是能做成的。
11.【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约守。】
解读:得人——建团队。广泛招人、谨慎使用、辛勤教导、严格管理。
治事——做项目。尽调分析、通盘斟酌、规划周全、执行坚决。
一个没想透、没想好的战略,如果坚决执行,会误事;一个想透了、想好了的战略,如果不坚决执行,会误事。所以,每一步都要补拙勤慎。
12.【大凡办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处,一处不通,则处处皆窒矣。】
解读:做事,不是埋头就做,而是先要有事情的全局、了解组成事情的各个环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处着手之前,最好能大处着眼。
作为管理者,所谓做事,就是疏通这些关节,为其他做事的团队成员创造成事的条件,让他们能发力。
13.【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解读:曾国藩著名的“悔字诀”。
悔,不是顿足捶胸,而是“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认清自己,用好他人。
第一,知道自己“无本领”,才需要用人;第二,知道他人的长处,才能用好人;第三,恰当地表现出自己的“无本领”(办事圆融),才能让他人为自己所用。
这是曾国藩晚期的感悟。早期,他不是这样,也不该这样,他是事必躬亲,自负本领甚大,而且证明了自己本领甚大。到了人生后半场,他悟到了,带大队伍不是这样,也不能这样,推功揽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大事者让他人成大事。
14.【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
解读: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一样。表面说,选择人才,要看一个人的志向,“卑者”和“高者”志向不同,结果也不同。
实际上,这句话的核心词是“规”和“轨”,字音相近,意思相差很远。“卑者”是守规矩的人,日渐“下流”;“高者”是开辟道路的人(往哲,过去的高人,开门立派,不走寻常路),日渐“上流”。
安于规,一生安稳。创新轨,一生颠簸。同样的一生,可以是截然不同的过法。
这是曾国藩写给晚辈的一封“教育信”中的内容。做一个守规则的人,还是做一个走自己路的人?你选吧。
15.【练勇之道,必须营官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伏卵,如炉炼丹,未宜须臾稍离。】
解读:这是写给中层管理人员的带队箴言。
第一,不分白天黑夜,和团队打成一片;第二,不着急,慢慢来;第三,亲力亲为,现场有神,要盯住。这样几年做下来,中层干部很可能变成“霸道总裁”,但是家人可能会不高兴,此事古难全。
(来源:瞭望智库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