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南方民间某地丧葬耗时达15天)(1)

丧葬,这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传统习俗,指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我国民间丧葬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其中对于汉族人来说,土葬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最普遍的形式。

这是一种为了祭祀及缅怀先人的方式,所以,各地的习俗也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还会设立牌位,从家族传承的第一代开始,一一往下。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就是为了祭祀先人,缅怀前辈。而在南方的民间,不只是在清明节时期要到先辈的坟前祭拜,而且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十,也要进行一次祭拜活动。

现如今,很多民间也在实行墓葬。人在去世后,要进行火化,火化完了之后再送墓地进行安葬。

那么,在我国南方某地,人在去世后到最后安葬结束,前后时间可能长达15天之久!

民间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南方民间某地丧葬耗时达15天)(2)

一、一般来说,家里长辈已经快不行的时候,家里面都会把最亲近的人,包括子女、孙子孙女、侄子辈等叫来。一家人守在老人的面前,看老人家最后一眼,而当老人家“落气”以后,就要进行入殓。

二、此时需要进行一番化妆,把老人生前最喜欢的衣服等穿上,然后再进行入棺。入棺前需要把棺材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再在棺材内部铺上草纸,以示干干净净的走。

三、做完之后再入棺。那么,入棺之后就需要盖棺,盖棺的时候,不能把棺盖盖严,需要留一道缝隙。这里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一个什么说法,也许是为了方便来祭奠的人能够再看最后一眼吧!

四、做完这些之后需要进行报丧。而报丧就是把死者去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告诉他们死者在何时下葬。到时候亲友就会在死者下葬的前两天到来,进行祭奠仪式。

五、接下来就是需要择吉日下葬。在这里就需要找一个很有公信力的先生(根据我的了解,这里说的先生,其实际上应该属于我国古代道家流传下来的一个分支)选择吉日火化,然后再选择吉日下葬。

在这里,前后加起来的时间可能就会要很久。

一般认为,人在去世后需要做“七”仪式

所谓的做“七”仪式就是认为,人在去世后需要七天时间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需要祭奠七天以后才可以举行安葬仪式。这也许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在盖棺的时候需要留一条缝隙的另一个原因。

六、接下来就是设立孝堂。设立孝堂就是为了来祭奠的人们进行跪拜仪式,也是供后人哀悼和追思。

这里我需要说一下,就一般传统来说,在祭拜时都是实行的三跪九叩。也就是一跪三拜,总共就是三跪九叩。《周礼》中记载,跪拜有九种: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而在南方某地,却是三跪十五拜。也就是一跪五拜,关于这点的习俗及说法,目前我们不是太了解具体的原因。

民间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南方民间某地丧葬耗时达15天)(3)

七、做完这些,基本上前期的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接待来宾的祭拜等等。在这里,如果选择的安葬时间太久的话,那么你需要一直接待来宾,需要负责他们的吃住等问题。

这中间的整个过程,消耗的人力、物力、时间将会非常巨大。如果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周到,将会被别人戳着鼻子骂你,说你是不孝子,不会待人接物等等。

八、然后就是火化。火化的过程一般都是殡仪馆派人来接。如果你的家人没有车子,那么你只能在灵车上坐两个人,到了殡仪馆之后很难处理后续的流程。所以,地方较远的农村,且家里没有车子的人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笔较大的花销。火化途中还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仪式,还需要办理火化证,没有火化证你是无法进行火化的。办理火化证也需要一笔钱,大概在1000元左右,当然,这个价格应该是各地都不相同的。火化完了之后,殡仪馆是不负责送回的,你需要自己找车子才行,这又是一笔开销。

九、接下来就是墓地,设立墓碑。在墓葬中,需要设立墓碑,而墓碑上肯定需要刻字。如果是一个名人,或者成就较高的人,可能需要在墓碑上刻上一生的功绩、成就等等,或者一些人会在生前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墓志铭。而在农村公墓,你可以在上面刻字,在南方某地,墓碑上刻字100个以内免费,但是,超过100个字之后,每个字需要收5元钱。

这里大家可以想一下,假如一个90岁的老人去世,膝下3子3女,每个子女又有2个子女,每2个子女下面又是2个子女,加起来总共多少人?三代人光直系亲属就有42人,那么还有子女的配偶,及孙子孙女的配偶,所有人加起来字数将会远远超过100个字的。再加上死者的其他出生年月日等等,光刻字就需要花上一两千元。

这还不止,还有墓地的管理费。就目前南方某地来说,管理费当然也不贵,一年50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能不变的,增加管理费是必然的。

十、接下来其实就是做“七”。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每天晚上子女需要在孝堂里面睡觉,需要陪着死去的先辈走过最后的七天。这其中,只要有人来祭拜,子女就需要同样的在灵堂里面跪地迎接。而且有两个催唢呐的人,一直在吹着哀伤的音乐,先生需要做法念经(也许说念经有点不准确,或者应该说年咒语),其目的就是为了超度亡魂。

民间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南方民间某地丧葬耗时达15天)(4)

十一、然后是出殡。对于出殡来说,南方某地应该叫出纸,我们需要把亲友送来的花圈、纸货等一系列需要烧掉的东西抬出去,放在空地上,子女在进行绕圈跪拜。这中间还需要杀羊和杀鸡进行祭奠。做完之后,需要把花圈等烧掉。比如烧给先辈的纸钱、金元宝等等。

十二、安葬。安葬的时候,需要到村里面请人,请人做什么呢?当然就是抬棺。南方某地实行的是16人抬棺,前8人,后8人,讲究的是一个平稳。抬棺的时候,有些地方还需要送红包,有些地方送烟,还有些地方在抬棺过程中还需要喝酒壮胆。

棺材放进坑中后,家人还需要绕着棺材每人撒一把土,而整个安葬过程也比较复杂,先生还需要念很多咒语。

至于说墓葬则简单一些,填土,盖盖板,立碑,祭拜,基本上就结束了。

十三、在安葬完了之后,最后还有一步“圆坟”。南方某地也称为“扶山”,也就是在安葬后的第三天,孝子还需要带着全家去坟上添土、奠纸、举哀,俗称“圆坟”。

总之,在整个过程中,消耗的时间非常的长,前后可能达到15天之久,甚至可能需要20天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不能做任何事情,你的工作无法处理,你一直需要应付来祭奠的人,应付他们的吃住等。

在我看来,祭奠先人,无可厚非,举行祭奠仪式也很有必要。而土葬改为墓葬,也是一种简化丧事仪式的方式。然而,由于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很多陋习在农村地区根深蒂固,需要更改比较困难。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存在同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些丧事办理的仪式,但是我个人比较倡导把不必要的环节减少或者简化,丧事大操大办耗时、耗力、耗钱,一般贫困家庭根本无法承担相应的费用,也许前后需要花费5-10万元。

民间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南方民间某地丧葬耗时达15天)(5)

说明:本文绝非在宣传封建迷信思想,也非在反对民间丧葬仪式。而是要对民间丧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说明,让大家了解,南方某地方民间丧葬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实际过程远比我写的更加复杂、漫长,本人一力倡导把丧事办理简化、简办。死者已矣,生者当在怀念中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