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日至21日,我跟随扬州大学阳光协会暑期支教团队来到高邮,开展支教活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对于从小就把报纸当成试卷,用红笔批改还煞有其事打上优加星的我来说,教师是一个太过吸引人的名词,支教更是总在梦里出现的画面。对于这次暑期支教,我满怀热忱、憧憬、激动与欣喜,或许只有这句“漫卷诗书喜欲狂”才能比拟了。支教,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付诸实践,要抛开课本,把学习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正是“漫卷诗书”,“喜欲狂”则是我心情的真实写照。然而又如茅盾的《蚀》三部曲所说,当过分期望、满怀激情的事真的即将来临时,我却又异常紧张,一遍一遍完善讲稿,想象着突发状况。现在想来,当时的我似乎小题大做,但我仍然把这些情绪变化当成我第一次支教,第一次正式走上讲台、掌控全局所经历与体会的重要篇章。因为我透过它们的消长感到了一种力量。在面对学生的那一刻,这个力量让一切的一切都平静下来,化作那一句“现在开始上课,同学们好。”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支教对象大多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好管,他们仍然带有很强的玩心,一旦给他们游戏的机会,就如同细菌增殖一般迅速发展,蔓延,难以控制。在我负责的团辅课程中,我设计的一个等量抢凳的互帮互助游戏,与我想象中的就产生了差距,孩子们一心投入游戏,很难去思考其中的帮助精神,还因为游戏而过于兴奋,没有学长学姐的帮助,这一部分很难控制住学生们。一个老师的凝聚力不够,这是需要反思的。

支教实践心得(扬州支教心得)(1)

支教实践心得(扬州支教心得)(2)

支教实践心得(扬州支教心得)(3)

支教实践心得(扬州支教心得)(4)

支教实践心得(扬州支教心得)(5)

支教实践心得(扬州支教心得)(6)

支教实践心得(扬州支教心得)(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