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是一首充满欢庆气氛的民乐合奏曲,故常在新年佳节的大型民族音乐晚会中用来作为压轴保留曲目。该曲原为黄贻钧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原由小型民乐队以齐奏方式演奏。1956年经彭修文先生改编并对原曲作了较大的调整和完善,并于引子部加缀了一个欢快的序奏段落,变齐奏为合奏,从而使得曲调旋律抑扬有致更为生动活泼。

那些花好月圆的日子(特别推荐花好月圆)(1)

黄贻钧写《花好月圆》时刚刚20岁,正是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时候,对生活满怀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这首曲子里,抒发了乐观的情绪和对美好前景的追求。

那些花好月圆的日子(特别推荐花好月圆)(2)

这首曲子朴实自然、感情真挚、短小精悍、意境深远。全曲从热烈的欢快引子开始,立即给人强烈的感染,随后出现明朗、柔和、轻盈的音乐主题,描绘了轻歌曼舞的图景,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性格。尽抒人间的美好感情,尽展人们追求的美好意境,因而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喜爱。

那些花好月圆的日子(特别推荐花好月圆)(3)

今天,分享一曲《花好月圆》,在旋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奥妙,感受生活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