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傅希如的这张脸太过精致,也可能是因为京剧圈里容颜俊朗、能文能武的老生太少,很多戏迷都把傅希如当作“小鲜肉”来看待。其实,傅希如早已过了“小鲜肉”的年纪,但他之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小,在于他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对周遭的事物充满了激情。

著名京剧老生名家 他被誉为京剧王子(1)

傅希如是京剧童星出身,6岁开始学拉京胡,9岁时代表山东参加全国京胡比赛,勇夺业余组榜首。获奖后,有三所戏校的戏曲伴奏专业想录取傅希如,但傅希如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学器乐,改学表演,于是,凭着一段自拉自唱《乌盆记》中的“反二黄”,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戏曲学校京剧表演班,开始了艰苦而充实的余派老生学艺生涯。

著名京剧老生名家 他被誉为京剧王子(2)

学戏的艰辛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傅希如遭受的困难和挫折尤甚,因为他遇到了学戏男生最头疼的问题——倒仓。这直接导致他暂时中断文戏的学习,改学武生。他对自己相当“狠”,每天高强度地进行武功技能的训练,《挑滑车》《一箭仇》等经典武生剧目都学过,而且学得很扎实,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本打算一直在武生的道路上走下去,没想到在一次练功中出现意外,腰部受了重伤,差一点就瘫痪了。老师们又让傅希如改学文戏,在练嗓的同时,他不愿放弃练了多年的武功,于是兼学一些打斗不太激烈的文武兼备的剧目,如《投军别窑》《林冲夜奔》等,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地进行治疗恢复,两年后竟奇迹般地恢复身体机能,又能游刃有余地演武戏了。

著名京剧老生名家 他被誉为京剧王子(3)

苦难是一笔财富,傅希如坦言学戏遭受磨难时,曾彷徨过,甚至想过放弃,但最终挺了过来,如今再回首,更多的是享受那段磨砺。傅希如从一路坎坷中,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著名京剧老生名家 他被誉为京剧王子(4)

毕业后,傅希如进了上海京剧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就像学艺之初遭受了坎坷一样,从艺从初的他也一度迷茫,每月领着微薄的薪水,每天跑着无趣的龙套。他尝试过转行,卖过保险,做过演出经纪人,但都以失败告终。好在剧院领导惜才爱才,专门找傅希如谈了一次话,希望他安下心来搞艺术,剧院会予以重点培养。傅希如向领导表态,一定苦练功夫,一心一意做个好演员。

著名京剧老生名家 他被誉为京剧王子(5)

领导没有食言,从那次谈话开始,便加大了对傅希如的培养力度。先是为他量身打造了新编京剧《王子复仇记》,该剧为傅希如赢得上海白玉兰新人主角奖,并到国外演出。2008年,他以一出《秦琼观阵》在第六届青京赛上夺得老生组金奖第一名,随后考入第五届青研班深造,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不仅使他拥有了高学历,更让他在艺术和理论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著名京剧老生名家 他被誉为京剧王子(6)

或许是运气使然,也可能是冥冥注定,经过短暂的蛰伏后,傅希如在艺术上迎来了“井喷”, 《智取威虎山》、《成败萧何》、《唐琬》、《花蕊夫人》、《广陵散》《春秋二胥》……好戏一部接一部,获得了梅花奖等多项大奖,受到了不少年轻戏迷的追捧,他们送给傅希如“王子”“傅老板”的爱称,并公认他是京剧圈最帅的老生演员。

著名京剧老生名家 他被誉为京剧王子(7)

不过,也有戏迷指出了傅希如的缺点,认为他的唱法过于华丽流畅,唱不出前辈艺术家的古拙朴实、苍凉纯厚之感。而且演现代戏不出彩,演唱时有舌头舔嘴唇的习惯,影响人物形象,用演传统戏的表情来演现代戏也不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