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府治下郓城,郡县倒是不大,却地接青州府大名府应天府,过郓城往西不过五百里,即是赵宋官家所在——东京。

郓城内宋金河由南向北,穿城而过,最是繁华当属宋金河上连接东西的郓阳桥,西畔临城街处,此处水曲南北、地连东西,郓阳桥北,飞凤渡,往北二十余里即通黄河,过往商贾旅人似锦;桥南面,向江靠街,筑有一楼,名曰状元楼,此楼是郓城最高处,又有酒家在此招呼,来此文人墨客极多。

郓城水旱两路,交通极便,正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郓城繁华,也恰是济州府里小东京。

却说这日,飞凤渡边,里三层外三圈人群围住,但听得人群中央,一壮汉告曰:小人刘猛,路居贵宝地,因家母染病身故,无钱津送,特求各位官人可怜则个,但使五两银子葬母,自此往后,小人这条贱命但听官人吩咐。

不多时,挤入一矮黑壮汉,一副贵家打扮,丢下十两银子,只说:壮士但使银子好生安葬老娘,但有不够,只管来城北宋家村取。说完这官人便拨人而走。

刘猛见这官人,丢下银子便走,伏地磕头:但求官人名号。

当此有人认得,这位官人便是郓城宋家村的宋江,表字公明,家中好些田产,金银颇足。见他身短面黑,都唤他黑宋江,为人最是仗义,但见有人周转不利,极力相助,家中老母早丧,宋江对其父宋太公大孝,早晚但行父子之礼,如遇太公不恙,宋江便寸步不离,守在膝边;太公育有四子,大郎二郎早夭,故又叫宋江孝义黑三郎。

宋江离了人群,未行至二十步,只听有人在身后大喊:好个宋公明,好个孝义无双黑三郎。

宋江顿足,回身便看,却说那人怎生模样:

头戴道青镶玉裹巾,身着鹦哥苏绣绿袍,腰系松纹青山玉带,更挂日月白玉流苏佩,脚着一双云头凤栖靴。浓眉络腮胡须,虎眼丹口,方鼻大耳,却是一副富贵人家。

宋江见罢,拱手弯腰便拜:王尚书缘何在此,小人瞎眼不见,权且恕罪。

原来这王尚书,也是这郓城县人,籍在城东,过了郓阳桥便是,其父王太公素与宋江父交往,两家乃世交。其母孕时,梦见罗汉伏虎,便取名王伏虎,王尚书长宋江十岁,早年恩科,登及三甲,自是入了东京,做了六曹的礼曹做了尚书。

王尚书慌忙还礼:你我兄弟二人,缘何如此见礼,我回家省亲多日,一时登门亲朋颇多,今日才闲下些许,偷得半日浮生,正要在故地重游,不期遇见贤弟,来,你我同去状元楼,把酒当歌。

王尚书身后两名仆从,唤了一人嘱咐:你先回府,告知高堂,今日午时不必备我饭食。那仆从听完,飞也似地往河东奔去。

宋江引着王尚书同上状元楼,便问酒保:小二哥这里可有雅间?

酒保只说实情:这楼上几处雅间,早已预留。

却是店家听见,见了是宋江,身边还引着一位贵人,慌忙奔来:宋大官人但请楼上甲字号坐。一面咧咧骂了小二:当你是狗眼,你却连宋大官人都不醒得?你这一日日却在这店里作得甚事?。。。

王尚书但说:店家休噪,不知不罪。

宋江也接话:店家快去准备,好酒好菜但上桌来,我这哥哥是京官回来省亲,休言落足你店用食,便是打你门前过,你店也似蓬荜生辉。

且说宋江引了王尚书入了雅间坐定,小二先沏了一壶云雾茶倒上,宋江起身道:哥哥权先饮茶,我知哥哥金枝玉叶,东京府山珍海味享之不尽,却必念一物,小可下楼嘱咐,去去便回。

宋江下楼找了店家,给了五两银子吩咐:掌柜修辞劳苦,速叫个得力的小二哥去街尾林记狗肉馆,单取两条新鲜后腿,烹一锅砂锅端来,速去速回。

店老倌叫了个小二哥,放了手头活,连忙往街尾奔去。

宋江上楼坐定,但是王尚书所用茶水,必亲力亲为,不须时,店里上来鸡鸭鱼肉,开了黄泥封口十年酿的玉壶春酒。

王尚书饮了数杯,只是那菜肴不见下筷,但问宋江:贤弟近来在哪高就,先闻贤弟饱读诗书,也求个登科功名,现今若何?

宋江听完饮罢一杯,颇具牢骚:哥哥不知,小弟原也望朝九晚五闭门苦读,也求来日与哥哥为样,登科入朝,求个功名,为国尽忠,只是小弟天资愚钝,参加了三四次,只落个秀才。如今仍在家闲赋,不知何往。

王尚书也道:你我两家本是世交,于情于理必为兄弟求份职位来,我这番回京必为贤弟观察。

宋江起身再拜:愿为哥哥效力。

王尚书笑道:贤弟休道为我尽力,我这穿的、戴的、吃的、用的俱是赵官家所赐,我只说了,若真要得个职位,还得赵官家点头。

话音刚落,楼下两个小二抬上一锅狗肉,却是刚才宋江嘱咐店家去林记狗肉馆买了。

王尚书一见,手舞足蹈,大喜:贤弟缘何知我好这一口?

宋江招呼小二置于桌上,并要取来蒜泥、黑酱。宋江道:我常闻“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年少与哥哥交好,知哥哥喜爱这菜肴,但哥哥这在天府的神仙,怕是闻不到这狗肉香吧。

王尚书不用招呼,径直取了大块在碟中,也不顾用筷,只是伸手抓了送嘴里:我在东京,确实闻不见这香,我极爱这菜肴,只是我们赵官家生肖属狗,又信道家,自号道君皇帝,他下了旨意“但有在东京城杀狗者,如若是官府之人,一律免职,若是寻常百姓家私充公,杖责八十”我是官府做事,更是不敢落人口柄,在京好几年,只是没有这口福。今日幸遇贤弟。

宋江大笑:哥哥慢些,我早些年到过东京,至后便知道君皇帝的旨意。又知哥哥回家省亲,必是大宴,又有风俗“狗肉不上酒席”,我自跺得,哥哥怕是不喜欢,原来也还中意这菜肴。

宋江又叫小二,再取一坛玉壶春。

勿须多时,那一砂锅狗肉,炉下炭火还在,却剩不多。

王尚书端起玉杯:贤弟有心了,今日我酒足饭饱。但得改日,贤弟到我府第再饮上几杯。

王尚书仆从掺着,下了楼径直往河东过去。

宋江双手作揖,躬身拜别。

过了一日,宋江大早置办些许珍奇,找去河东王尚书家。却见府里人来人往,门口几辆马车停住。

原来王尚书今日回京,府里老小都顾为他整理行囊。

王尚书见了宋江:贤弟休要见怪,东京府里传来话语,赵官人要办节日,只催我回去。

宋江只得喏喏道别。

却说过了半月,有个东京来的差役,找了宋家庄找了宋江,只道是东京来的信件。

宋江打开信袋,内有两封,一封写道:贤弟宋公明亲启;一封写道:敬请苏知州亲启。

宋江只拆属了自己姓名的信件,是先前王尚书所写,里面写道:

公明贤弟,自故县一别,知你所求职位,愚兄作了在心,但东京城里所应官职大小都需赵官人恩准,事无巨细均有上司甄别。愚兄特求与同科及第苏学士,其人也是重才之人,一门三进士,先在京时多与愚兄来往,现在徐州做了知州,愚兄料想他是一州父母,定能为贤弟上心,愚兄特做个间人,荐你去苏知州处谋个出生。

宋江看完,大喜,当即准备了一应包袱。

不日便向南,往徐州奔去。

宋江的主要事迹一到五十回(宋公明仗义助刘猛)(1)

欲知宋江此去如何,请看下回:

苏学士纳宋江为礼房,宋公明名满九州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