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剧《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的戏份十分精彩,而对于两人麾下的部队,大家的兴趣也都很高。

关于李云龙部独立团的情况,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过了。至于楚云飞的358团,我们也可以简单聊一聊。同时我们也联系下真实的历史,来给大家讲讲晋绥军当时的实际情况。

整编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主力营就有2000来人)(1)

《亮剑》中交代得很清楚,楚云飞的358团是晋绥军中的一支主力,是一个加强团,有5000人之众。

这个加强团下辖有5个营,其中1营、2营、3营、4营是步兵营,还有1个炮兵营,此外还有团直属队的其他分队。

对于随便看看热闹的观众来说,肯定是不熟悉当时军队编制的,认为这个很合理。既然是加强团嘛,那么有5000人很正常,再配置个炮兵营也很正常。

不过对熟悉抗战的朋友们来说,其实一看就看出问题来了。

整编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主力营就有2000来人)(2)

因为剧中楚云飞的这个团其实是很奇怪的,它的主力一营便有小2000人马,这就是最大的BUG。

有朋友可能觉得,既然是主力营,那么兵力多点也无所谓,其实还真不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主力部队,一般肯定是齐装满员的,但是它不一定非得说兵力就得是同级部队的好几倍。相对于人数而言,主力部队更多体现在人员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斗力上。

我们简单分析下,这个主力一营有小2000人,炮兵营加上团直属的那些分队算1000人,那么剩下三个步兵营便只有2000来人了,也就是说这三个营加起来也只不过相当于主力一营的兵力。

按照一营营长钱伯钧的说法,他这个营是楚云飞部的主力,光这个营就能顶李云龙两个团的兵力了。

从部队的指挥上来说,这种搞法是相当蹩脚的。要是什么土匪武装收编的部队,倒可能会出现这种奇葩情况,但若是正规精锐部队,绝不会这么搞。

整编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主力营就有2000来人)(3)

当时中国军队的步兵团不是瞎编的,步兵团辖3个步兵营,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的“三三制”编法,也不是胡乱瞎来的,而是这么搞最有利于指挥。

八路军最初的团采用3营12连编制,主要是因为番号受限制,想每个营多编一个步兵连。到后来调整编制时,便以3营9连(步兵连)制为标准了。

当然,八路军的小团有的只有2个营,还有的直辖3到5个连,但这是特殊情况。到抗战末期条件改善后,小团便都恢复成大团了。

我们再看楚云飞的这个358团,其一营实际上就是个团中之团,占了整个楚云飞部差不多一半的实力。这个营下面该怎么编呢?一口气编15个步兵连?那钱伯钧不得累死?就是现在机械化、信息化程度这么高,合成营单位也管不了这么多直属下级。要是搞三五百人的步兵连?那不还是营的架子嘛!

所以说,《亮剑》中对于楚云飞部的编制实力,其实只是剧情中的一种设定而已,经不得深究。

整编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主力营就有2000来人)(4)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抗战中后期的晋绥军从来不缺番号,它缺的是兵。

当时阎锡山有4个集团军,8个军的正规番号,但实际兵力才12到13万人。而且这点兵力还包括了六七个挺进纵队和政卫师、炮兵团等大量直属部队。

不夸张地说,当时晋绥军中每个军的实有兵力也就1万多人,每个师的兵力大约是4000人左右,到每个团头上就只有千把人了。

所以《亮剑》中钱伯钧所说的,他一个营能顶李云龙部两个团,实际上恰好也能对应得上晋绥军的实际情况。

而楚云飞如果真的坐拥5000之众的话,阎长官给他个加强师的番号都是没问题的。

说到这里,我们也有必要聊聊什么叫“加强”编制。

整编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主力营就有2000来人)(5)

我们在看战争剧或者小说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什么加强连、加强营之类的编制,加强团这种的不多见,但也是有的。

这种“加强”是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一个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和1个重机枪连,这是其正常编制。

实战中,比如1连的任务重,将2连的一个排和机枪连的一个排加强到了1连归其指挥,那么这个1连便成了加强连。

说简单一点,就是强化了这个连的兵力和武器配置。

但这种强化不是说将其实力翻倍地提高,比如说把2连和重机枪连都加强给1连了,这1连还能叫加强连吗?那肯定不能了,一个营四分之三的力量都过去了,还加强个毛线?营长直接过去指挥了,还扯什么别的呢?

整编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主力营就有2000来人)(6)

拿楚云飞的这个358团来说,说是加强团,结果却有5000人之众,比晋绥军的主力师兵力还多,这就“加强”得有些过分了。

正常来说,什么叫加强团呢?

晋绥军按照当时的正常编制,一个步兵团辖3个步兵营,团直属有迫击炮连、重机枪连或机炮连,一共有1000多人。

从另外一个团拨了1个营过来,又拨了个山炮连配属,这叫可以叫加强团。

结果好家伙,光是主力营就有很夸张的近2000人,还有个炮兵营配属,这就有点说不大过去了。

毕竟炮兵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还是很稀罕的,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整个中国军队只有中央军和晋绥军有较大规模的独立炮兵。

整编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主力营就有2000来人)(7)

是的,晋绥军的独立炮兵是规模比较大的,当时有10个团的番号,即炮兵21团到炮兵30团,此外阎锡山还直接掌握有部分独立的重炮营连。

不过晋绥军炮兵在全面抗战初期损失很大,待阎锡山退至晋西后已经战损大半。

由于太原兵工厂丢失,阎锡山迁至内陆的兵工厂失去了造炮能力,老蒋也不给阎锡山补充火炮,因此抗战中后期晋绥军的火炮就不能随便配属了。

当然了,这是实际情况,而电视剧又不是纪录片必须非得按照实情去编排。真要是这么搞,给楚云飞搞个加强师师长的位置,那李云龙的位置就不好安排了,难不成还给个军分区司令?

所以电视剧这么搞,也不是不能理解。

整编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主力营就有2000来人)(8)

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借着电视剧,聊一聊真实的历史情况,希望大家能对真实的历史有更多了解。

同时也希望大家明白,电视剧不是纪录片,可别以为电视剧中楚云飞358团的这种编制在晋绥军中就广泛存在。要是把电视剧当历史看,那就出问题了。

最后顺便说一句,阎锡山当时的长官部特务团,也就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总兵力2000多号人,有时间我们也聊聊这个晋绥军中装备最好的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