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大家好  上一期讲书中,我们聊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徐凤年都只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败家子而作为雪中男主角,他真的就只是个草包世子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雪中悍刀行第39讲?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雪中悍刀行第39讲(雪中悍刀行第二讲)

雪中悍刀行第39讲

  各位听众,大家好。

  上一期讲书中,我们聊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徐凤年都只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败家子。而作为雪中男主角,他真的就只是个草包世子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本期的讲书。

  话说老黄死在武帝城后,徐凤年就暂时把奢靡生活抛到了一边,不再是早上洗桑拿,中午做SPA,晚上泡酒吧,而是开始跟楚狂奴学习刀法,经常把自己弄得一身是伤,看样子是准备下苦功夫了。

  而对于他习武这件事,王府中人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他习武,认为一个只会花天酒地、在床上欺负女人的纨绔,习武练刀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等他吃够了苦头,自然就会放弃了。

  而持另一种态度的,就只有二郡主徐渭熊一个人。

  她并不是觉得徐凤年习武没出息,恰恰相反,她对弟弟有一种盲目的信任,认为徐凤年只要下定决心习武,练出个天下第一也不是什么难事!

  徐渭熊之所以反对他习武,是因为徐渭熊站的视角更高,她认为,作为北凉王位的继承人,徐凤年更应该学的是纵横术之类的统治者学问。即使日后需要打仗,也还有小老弟徐龙象和北凉三十万铁骑冲在前面。

  为此,她特意从上阴学宫赶回来,臭骂了徐凤年一顿。

  事后,当徐凤年见到老爹徐骁,父子两个人的对话极为有趣。

见面后,徐骁就很自豪的跟儿子吹嘘。

【徐骁得意道:“在城门附近遇见你二姐,她这次没骂我,老爹可厉害?”

徐凤年郁闷道:“不骂你那是因为二姐都在跟我怄气,她根本没把你当回事。”

堂堂大柱国徐骁倒像是村野农夫耍赖道:“这个我不管。”

徐凤年气道:“你都不知道把二姐拉住,好歹在家里过年!”

徐骁撇嘴道:“那我岂不是讨骂?”

徐凤年哼了一声。

徐骁只好赔着笑。】

  由此可见,徐渭熊在徐家父子心中的地位之高,稳稳站在北凉王府食物链的最顶端。

  在这之后,徐凤年就又去了武当山,一起带上山的,还有西楚亡国公主姜泥,也是书中女主之一。

  当年春秋国战,徐骁率军杀入西楚皇宫,血洗了整个皇城,仅仅留下年幼的太平公主姜泥,带回了北凉王府,给徐凤年当婢女。

  姜泥生母是西楚皇后,是当时天下第一的大美人,而此时的姜泥,也已经是姿色倾城。姜泥一直想要替爹娘报仇,可她生性胆小怯懦,不敢找徐骁和徐渭熊的麻烦,只能盯上徐凤年这个草包世子。

  徐凤年和身世可怜的姜泥,是书中的一对欢喜冤家,从小一起长大。徐凤年看似总是欺负被他取绰号叫“小泥人”的姜泥。可每当姜泥遇到危险时,徐凤年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保护他。按照他的说法,天底下,就只有他徐凤年可以欺负小泥人。

  而姜泥虽然嘴上总说要杀徐凤年,心里其实并没有多少报仇的念头。另一方面,徐凤年到现在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喜欢姜泥的!

当然,这之后徐凤年还喜欢好些女人!是货真价实的海王无疑了!

在武当山上,徐凤年不再靠着做“多人运动”练刀,而是成了时间管理专家,练功一练就是一整天,那是老认真了。要是有点空闲时间,他的娱乐活动就是欺负姜泥和洪洗象。

欺负小泥人呢,属于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闹最容易受伤害!

欺负洪洗象呢,属于小舅子打姐夫,更是天经地义不需要讲道理!

  其实近千年以来,武当山和龙虎山是道教的两大祖庭,有着道统之争,双方之间一直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尤其是最近一百年间,武当山逐渐没落,风头完全被龙虎山压了下来。

  直到武当掌教王重楼,修成了道门最为艰深的大黄庭内功后,武当山才算稍微扬眉吐气。

  可没过多久,王重楼就出人意料的把一身大黄庭都传给了徐凤年。

这件事在当时人的眼中,其实是很丢人的,因为王重楼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想讨好人屠徐骁,帮武当山找一座大靠山。

相当于,王重楼隔空谄媚的说上一句:“北凉爸爸,我们武当山不想努力了。”

  而堂堂道教祖庭的掌舵人,为什么要讨好一个权势藩王?

  这就要从徐骁当年马踏江湖说起。

  徐骁马踏江湖前后的“两个江湖”,是截然不同的。

  在马踏江湖之前,江湖几乎是法外之地,朝廷对江湖高手的威慑力有限。江湖高手即使犯了大案,也不怕官府追究,甚至常有杀了官员后亡命天涯的江湖人。

  离阳王朝一统天下后,徐骁率领北凉铁骑横扫了不服管教的许多江湖门派,当时,很多盛极一时的江湖门派,都在一夜之间被屠杀殆尽,在江湖中被除名。

  除此之外,徐骁还定下了“传首江湖”的规矩,但凡是被诛杀的江湖人士,都会有骑军带着他们的脑袋,到各门派的山门前“杀鸡儆猴”,用来震慑江湖草莽。

  在这之后,就少有江湖人敢跟朝廷作对,无论一个人的武功多高,在成千上万的骑军冲锋下,也只有被踩成肉泥的下场。甚至有人说,自从徐骁马踏江湖后,江湖武夫的脊梁就都被踩弯了。

  而武当山恰好地处北凉,因此拥有三十万铁骑的北凉王,无疑是最好的靠山。

  在散尽一身大黄庭后,王重楼没过多久就死了,临死前,他把掌教的位置传给了性子温和的洪洗象。

  至于王重楼把一身大黄庭传给徐凤年,除了讨好北凉王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谋划,这里先卖个关子。

  说回带有主角光环的徐凤年,平白无故得了一身绝顶内功,武道境界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大黄庭虽然好,毕竟不是他辛苦修炼得来的,所以在短时间内,他还不能完全吸收。

  又过了一段时间,徐凤年离开了武当山,开始准备第二次游历江湖。

  徐凤年很清楚,以他现在的实力,身边要是没有高手护卫,估计刚一出北凉,就会死在仇人手里。而此时,他身边的两名高手都已不在,老黄死在了武帝城,楚狂奴也离开了北凉。

  而徐骁这时候告诉他,其实在听潮亭底下,还关押着一个绝顶高手,只要请得动这人当护卫,这趟游历多半不会有凶险。

  此时的听潮亭,住着一位雌雄难辨的白狐脸,是徐凤年在三年游历时认识的,回到北凉王府后,就一直呆在听潮亭里,便览天下武功秘籍,想要修成天下第一的武功。

  而之所以被徐凤年起名叫做白狐脸,是因为长得实在太好看,徐凤年甚至也分不清他是男是女!

  对于白狐脸的修行天赋,徐凤年的师傅,也是天下最顶尖谋士李义山的评价是:“阁内修行十年,可此下众生,此上无人。”

  大概意思就是说,白狐脸只要在听潮亭修行十年,差不多就天下无敌了。

  于是徐凤年就来到听潮亭,来见这位绝顶高手。

  而当徐凤年见到那个所谓的高手时,是有些失望的,因为那人是个断了一条胳膊,穿着破旧羊皮裘,看起来很普通的老头。这老头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抠脚,再用抠过脚的手抓东西吃;之后还会挖鼻孔,再用挖过鼻孔的手剔牙!

  可徐凤年虽然纨绔,却并不傻,也知道他爹不会拿他的安危开玩笑,想来这老头应该还是有些能耐的。

  于是,徐凤年就带着羊皮裘老头、西楚亡国公主姜泥、歌姬鱼幼薇、九斗米老道魏叔阳、三名二流江湖高手扈从、一百骑军,开始了第二次江湖游历。

  他此行最远的目的地,就是要去到东海武帝城。

  这里插一句,离阳王朝在一统天下前,共有六个州,灭掉春秋八国后又添了十三个州,现在共有十九州之地。

  我们在前面说过,虽然《雪中》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小说,却是参照了真实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段十六国割据的时期,其中就有一国名叫北凉。

  在真实历史中,北凉占据的地盘,大体上就是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的部分地区。而在雪中的地图上,北凉大体上也占据了这片区域。

  相信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烽火戏诸侯的有意为之。

  徐凤年这次游历,正是起始于北凉,一路向着东南方向走。根据现在的中国地图,大致可以这么理解,他是从青海出发,一路沿着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而后到达东海海边。

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准确,书中也没有明确提及,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我自己做处的一种形象解读。

要是搁在现在,这条路线报个旅游团玩一趟下来,咱就算不被导游强卖纪念品,也得花不老少的钱。

咱们算算,路过四川得吃顿火锅吧!路过贵州得吃顿酸汤鱼吧!路过湖南得吃点臭豆腐吧!路过扬州没准还得修个脚!等到了东海边上,海鲜更费钱!

咳咳咳,跑题了啊,说回书中故事。

  不出所料,刚出北凉没多久,在一处雨路上,就有一具符将红甲拦住去路,扈从们都是大惊失色。因为符将红甲人是当年的四大宗师之一,手段残忍,让整个江湖都谈之色变。

  而据说符将红甲因为进宫刺杀皇帝,被人猫韩貂寺所杀,现在怎么又出现在大雨路上?

  事实证明,徐凤年身边这些扈从,对付普通江湖人还可以,真面对实力稍强的符将红甲,就有些不够看了!

  而徐凤年此时却突然心生一计,一路上,他看出羊皮裘老头对姜泥的喜爱,一心想收小泥人当徒弟。

  于是他佯装要欺负姜泥,而为了不让小姑娘受委屈,本来只答应保护徐凤年一人安全的羊皮裘老头,这才骂骂咧咧的出手退敌。

  而这位毫无高手风范的羊皮裘老头,随随便便一指弹在水珠上,只见千百个水珠穿成一条线,大雨中顿时剑气冲天,符将红甲轰然炸裂。

  这一幕看呆了所有人,简直可以说是神乎其技!

  众人这才确信,车厢里这位没事就喜欢抠脚、挖鼻孔和剔牙的老头,是如假包换,弹指可杀人的绝顶高手!

  而事实上,符将红甲共有五具,被羊皮裘老头一指斩杀一具后。在暗中操纵符将红甲之人,见羊皮裘老头厉害,就带着其它四具溜走了。

  这才刚一出北凉,徐凤年就遇到难缠的敌人,而他甚至不知道是谁在背后算计自己,可以预见这一路注定不平坦。

  符将红甲的刺杀,看起来只是个小插曲,却让徐凤年对羊皮裘老头的身份愈发好奇。

  再往前走,喜欢惹是生非的徐凤年,更是为了替当初三千里游历中认识的几个山贼朋友出气,率领手下骑军,硬闯青羊宫,教训了青城王的儿子。

青城王是个戏份不重的小人物,虽然他和徐骁并列,是离阳王朝仅有的两位异姓王。可两位异姓王的实力却不可同日而语,青城王手底下要兵没兵,要地没地,实力弱小,而皇帝之所以把他安排在这,就只是为了盯梢北凉,可以说混的是相当惨!

如果说徐骁是借着离阳王朝大平台,成功把北凉孵化上市,赚了个盆满钵满。那青城王还只是个打工人,虽然有着打工人的灵魂,却还是寄人篱下的人下人!

  徐凤年此时可以说是意气风发,不光是又过了把纨绔瘾,还替一群落难之交报了仇,整个人都有点飘。可当他见到青城王的王妃后,却瞬间变得失魂落魄。

  这位青城王妃名叫赵玉台,相貌丑陋,所以常年戴着青铜面甲。徐凤年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个女人正是自己母亲的好姐妹,他还要叫一声姑姑。

  而这就又引出徐凤年母亲之死。

徐凤年的娘亲本名吴素,是吴家剑冢上一代的剑冠,剑术冠绝天下,而赵玉台则是她的剑侍。吴素给后世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在西垒壁一战中,她白衣缟素擂响鱼龙鼓,鼓声如雷,不破西楚鼓声不绝,天下动容。

当初,吴素为了还一穷二白的徐骁,上演了一出大戏:闺女看上了嘴甜的穷小子,有钱的娘家人打死也不同意,之后闺女不惜与娘家决裂,跟着穷小子出来创业。事实证明,吴素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徐骁不仅事业有成,还带着公司成功上市,弄出了北凉这么一大份家业。就这小市值,眼瞅着一路往上涨。

  可就在徐骁被封为北凉王之后,皇帝愈发忌惮徐骁权势,而钦天监算出吴素肚子里怀了男婴,又预言这个男婴是个大人物转世投胎到北凉。在当时的皇帝看来,即使徐骁不会叛变,谁又能保证他的儿子以后不想做天子?

  于是,在一众谋士设计陷害之下,吴素孤身一人进入皇宫,被十几位一品大宗师围攻。可他们还是低估了吴素的实力,那一日北凉王妃由出世剑转为入世剑,入陆地神仙境界,一人一剑杀出皇宫。

  而在那一战之后,吴素却也落下了病根,没过几年就死在了北凉。

  这就是著名的“京城白衣案”,自那以后就成了离阳朝堂上下,没人敢提的禁忌话题。

  也是自那之后,一直衷于离阳的北凉铁骑,从此跟朝廷生出了不可弥补的隔阂。

  随着徐凤年逐渐长大,他一直有一本生死簿,记录了害死她娘的十几个人名,一心想为他娘报仇。但出于某种原因,即使手握三十万铁骑,徐骁也不能公然造反,为爱妻复仇。

  而这些年间,当时参与“京城白衣案”谋划的十几个人,已经陆续暴毙了三分之一,虽然没人有证据,可也能猜到,应该就是徐骁在暗地里做的。

  而徐凤年更是知道,只要徐骁不死,徐家的三十万铁骑还在,赵氏皇帝就不会完全放下对北凉的戒心,也正是因此,他才故意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纨绔,一个只会享乐的草包,为的就是蒙蔽皇帝的视线。

  这么多年,一直以纨绔形象示人的徐凤年很清楚,以他现在的实力,脱离了徐骁的羽翼,他根本没能力替他娘亲报仇。

  虽然徐凤年看似投了个好胎,未来能继承北凉偌大一份家业。可实际上,只要徐骁一死,朝廷必然会掣肘北凉,不会让徐凤年当这个新凉王。除此之外,北凉重视军功,而在三十万北凉军心中,徐晓的义子小人屠陈芝豹才是继承三十万铁骑的最佳人选。徐凤年只有强大到足以和陈芝豹媲美,才有可能服众,让他爹攒下的一大片家业,不至于在他手里败光。

  而现在,他觉得为母报仇的事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他也该为接手北凉做准备了,这才是他习武的最大动力!

  这就解答了我们之前留下的一个疑问。

  徐凤年并非真的只是个纨绔败家子,恰恰相反,他不仅聪明绝顶,还懂得隐忍,是个胸藏沟壑,腹有良谋的幼虎。

离开青羊宫后,徐凤年带走了他娘留下的名剑大凉龙雀。吴素让赵玉台给徐凤年带一句话,以后要是遇到了恰好练剑的好女人,就用这把剑当是一件聘礼。

我就想问一句,咋的,赠送一把剑当聘礼是啥意思?是吴素这个当婆婆提醒未来的儿媳妇,如果徐凤年以后敢沾花惹草,就用这把剑把他那啥割断?

是这意思不?一个不小心老徐家可能就断后了!这当娘的也太狠了吧!

  再往前走,他们来到了靖安王治下的青州,是靖安王赵衡的地盘。

  本就与徐骁有仇怨的靖安王,会怎样对待仇人之子徐凤年?雨天拦路的符将红甲刺杀徐凤年,背后之人又是谁?能以滴水杀人的羊皮裘老头,真实身份又是怎样?

  一切精彩,敬请收听我的下回讲书,两无敌共入天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