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这句耳熟能详的词句带着凄美的幽情不知刺痛了多少人内心情感最敏感的地方。我想,词句之所以被后人玩味传咏, 不仅仅是因为词人抒发胸臆慨叹儿女爱恨幽情的共鸣效应,似乎最强的那个隐含音符是对人世冷暖的深切感悟和怅伤吧!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1)

我很喜欢闲暇之余翻看自己书架上的《宋词选》,这让我在繁琐的生活纷扰中有了一块心灵静谧之地…… 。偶尔想起了文化界的一些名人的生活情感故事,抑或是轶闻吧;这其中,徐悲鸿与陆小曼…与林徽因的情缘纠葛可谓是既浪漫又现实,犹如当今流行的音乐风格:通俗唱法又融入了高雅的经典唱腔……一下子将无聊的哼唱变得高雅了许多,唉,光阴的故事就是时间岁月打磨出来的经典!这些经典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唱出来!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2)

也许每个人都有如此境遇,亲亲的人疏忽间变成了让自己恨恨的人,一心相依的人转身刹那让你感觉到了陌生……,也许这就是今夕何夕,岁月弄人,人人都看风景,而人人都是风景,佛家有云:无色,无相 ,观自在…!笔触至此我也深有同感。可是,仔细想想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古往今来有那么多文人骚客歌咏过无悔的爱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多么让人神往呢…我宁愿相信,相知、相守 、情深意笃应是世间情之真谛,如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如蜻蜓点水一般轻飘虚无,那么这个世界未免也太凄清寂寥或者恐怖了…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3)

我的青年时期曾看过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书中主人公的确遭受了无数磨难,故事深刻描写了受虐者和施暴者的内心世界,剖析回答给读者:悲惨世界不是上帝的惩罚而是社会人类的心灵隔阂所致,是人们内心失去了“真爱”!没有了“真爱”,人与人心灵必会隔阂,就会产生“误”,产生”“恨”,从而把社会人类推向灾难!这种灾难将会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 …造成无限的幽怨和悲伤!但那部文学名著的作者最后还是向世界和读者展现出来人与人之间本来存在的真情和对美丽温暖世界的共同渴望。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4)

也许,纳兰性德生命中感受感悟也是在发出内心情感深处对美好爱的呼唤吧!

我欣赏纳兰性德的才情,更是感受到了词人迸发自心底深处的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