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

玄奘西行取经路线图

佛从西方而来。

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阿育王时期,佛教便传入了当时西域的于阗(今和田)、龟兹(今库车)等地。

鸠摩罗什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家,比玄奘、不空、真谛时期更早。

两汉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

西天取经确有其事,也不止唐僧玄奘一人西天取经。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2)

历史上的玄奘西天取经

话说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梦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博士傅毅解梦说,“西方有神,称为佛。”

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一年后蔡秦二人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两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后来便有朱士行、法显、宝云、玄奘等人的西天取经。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3)

西游记故事4 1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随着名著《西游记》广为流传。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 ...”

除了唐僧玄奘和白龙马是真实的,其他三位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

据考,孙悟空的原型叫“石磐陀”,他是一个胡人,毛发比较浓密看着像毛猴一般。他曾经是一个杀人越货的强盗,经过唐僧的教化终于迷途知返,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弟子,并且帮助唐僧成功穿越荒漠躲避官府的通缉。这些在《大唐西域记》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猪八戒的原型是“朱八戒”,就是上面说的朱士行,中国第一位出家修行僧人。也洛阳白马寺有史料可考。

沙僧是回回人河里沙,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的大流沙一带,是唐僧继续西行的向导。据元本。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4)

玄奘取经故事绘刻分布图

壁画和石刻为佛教的传播解决了向文化水平低的平民普及的渠道。

中国现存西天取经故事的壁画和石刻分布如下:

延安地域(宋金时代)、川渝地域(两宋时代)、瓜州地域(西夏早期)、西北内地地域(北宋、元、明时代)、晋北、冀北跟豫北地域(元、明时代)、晋中地域(明中早期)、陇北地域(明中早期)。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5)

石泓寺第7窟火月不雅音取玄奘与经图象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6)

钟山石窟第2窟玄奘与经雕像

陕西石泓寺和钟山两处石窟是最早记录唐僧取经故事的石刻。年代在宋金时期。

人物比较简单,仅一僧一仆一马。马驮经书。人物也比较小。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7)

大足石刻 玄奘取经图

四川大足石刻有两组宋代取经图,分别位于北山石窟和妙高山石窟。在浩渺的精美罗汉石刻组图里,一笔带过。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8)

榆林窟第3窟西壁南侧《普贤变》中的唐僧取经图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9)

瓜州东千佛洞壁画-唐僧取经图,比《西游记》成书早300多年

甘肃榆林窟和东千佛洞位于敦煌附近,壁画绘于西夏时期。

一僧一猴一马,马驮经书。孙悟空以胡人形象出现,身穿白衣, 头上有明显的紧箍,但没有持金箍棒。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0)

杭州灵隐寺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1)

朱士行取经图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2)

唐僧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3)

两组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4)

三组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5)

示意图

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石刻造像群龙泓洞“西天取经图”

北宋初年(公元960年)刻制,描述了《白马驮经》、《唐僧取经》以及《朱士行取经》的故事,结构完整、形象逼真。该浮雕长约6.6米,高1米。国内唯一的三个取经故事组合。

第一幅是《唐僧取经》的故事。只见唐三藏十分虔诚地双手合十,缓缓前进。

它说的是唐代高僧玄奘于贞观三年从京都长安出发西行,跋山涉水,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到达北天竺摩揭陀国,拜见戒贤法师的故事。

第二幅是曹魏僧《朱士行取经》的故事。朱士行左手提棍棒,右手牵马,大步前进。

朱士行(203—282)三国时期的高僧,法号“八戒”,祖居颍川(今河南禹州)。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

公元260年,他从雍州(今长安县西北)出发,越过流沙的沙漠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果然得到《大品经》梵本。他就在那里抄写,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

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自己仍留在于阗,后来在那里去世,享年79岁。

朱士行西行求法,为后世西行求法者如法显、宝云、玄奘等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第三幅是《白马驮经》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永平十年,明帝派遣蔡谙等人去西域求佛法,在月氏国遇到来自天竺的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请他们到京师洛阳传教。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6)

元代磁州窑唐僧取经瓷枕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描绘唐僧师徒西行场面的元代瓷枕

孙悟空、猪八戒在前,唐僧骑马,沙僧在后打着华盖。一改沙僧挑担的形象。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7)

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大雄宝殿拱眼壁画唐僧取经图

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唐僧取经图是归来图,唐僧双手合十在前,不明身份人居中,孙悟空牵马在后,驮着的经书光芒万丈。元代。

与以往师徒组合大相径庭。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8)

取经图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19)

甘谷华盖寺释迦洞取经归来壁画 明中晚期

甘肃天水华盖寺最高处一窟三眼洞,分别是千手观音洞,老君洞,释迦洞。

释迦洞东南壁上绘《唐僧取经图》,西北壁上绘《唐僧取经归来图》。壁画绘于明代。

取经图中,依次为孙悟空、唐僧、沙僧、白龙马、猪八戒。

取经归来图中,依次为孙悟空、沙僧、白龙马、唐僧、猪八戒。沙僧担经,白马驮经,唐僧双手合十,眼观经书,面露虔诚。

取经故事以连环画形式呈现,生动而形象。

唐僧取经真实地图(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壁画和石刻分布汇编)(20)

天水仙人崖石窟华宽殿玄奘与经壁绘线描图

天水仙人崖壁画明显特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腾云驾雾。沙僧不在其列。


以上各地各时期的唐僧取经壁画、石刻,以天水华盖寺壁画最丰富,最接近现在的西游记形象。

可见文艺形象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赋予想象力的过程。


欢迎关注《鹊华烟雨明湖风》,美食旅游文化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