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学含义

我是谁?我是我的躯体吗?不是。我是我的思维方式吗?不是。我是我的名字吗?不是。我是我的记忆和经验吗?不是。我是爸妈眼中被放大的孩子?还是社会眼中的半吊子?我是我的脑袋?我是我的手我的心脏亦或是我的脚?都不是。我是谁?这一切都不是我。可是,没有这一切。我也不是我。比如如果当初没有和她分开,我还是现在的我吗?如果现在有了孩子我的想法会因此改变吗?如果当初不那么倔强,我是不是还是和现在一样?身上,身边,所有的东西都会决定我的想法。都会塑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我。所以,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我其实是不存在的。我只是宇宙万物的结合体。即使是远在天边不认识的你的行为也同样会影响到我。这可能也是中医上的肾不是解剖学上的肾的原因,我们该如何去理解中医的肾呢?和理解“我”一样,肾不是解剖学上的肾,但是如果没有肾解剖学上的肾,肾也不是肾。“我”似乎只是形而上学的东西。是不可分的各种环境作用的结果。

汉字与我的心(汉字我是谁)(1)

汉字中的【我】是什么意思呢?

百度百科和大多现代词典对【我】字的原始解释是,甲骨文中【我】字像一把斧头,所以【我】是一种兵器或者是凶器。所以【我】指的是杀人凶器....这个解释...是不是有点太牵强...我看到还像一面旗帜呢?为什么不说“我”是旗帜?《说文》对【我】的解释有好几种,其中一种解释为,古同杀。我觉得这是对【我】字的一个误解。《说文》中说的其实就是古文中【杀】字。为什么是【杀】字呢?因为它的左边其实是一个提手旁,右边是一个【戈】字,手拿着兵器不就是“杀”的意思吗?也就是说,【我】字跟【杀】的原字长的很像,应该是像现在的【找】字,所以古人误把【杀】的原字当成了【我】字。我不知道研究甲骨文的人是如何推出这个【我】字是跟斧头有关系的。因为没有找到相关的推理文献。在这里不多做评价。但我认为【我】字并不是拿着凶器去杀敌的意思。无论是从文言文和现代人对【我】字的用法都不是那个意思。我和拿斧头砍杀都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我】是什么意思呢?还是老方法,我们从带【我】字的其它字去研究。

汉字与我的心(汉字我是谁)(2)

首先是【峨】字,我们顺带解释一个问题,峨眉山为什么叫做峨眉山呢?

根据东晋王嘉编著的《名山记》记载,兩山相對如蛾眉,故名

也就是说,峨眉山开始叫做“蛾眉山”,是带“虫字旁”的【蛾】。并不是现在“山字旁”的【峨】字,我们来看看“飞蛾”的样子(图1),确实像飞蛾高高翘起的眉毛。叫做“峨眉山”是后人把【蛾】字写错了或者误认为是【峨】字。为什么是后人写错了,而不是东晋的王嘉考察的时候搞错了呢?有人说形容山的高不是用“巍峨”吗?很简单,形容山的高当然可以用“巍峨”,但是山没有眉毛。所以【峨】字和【眉】字不应该组合在一起。他们形容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峨眉山”其实叫做“蛾眉山”。像飞蛾的眉毛一样的山。

汉字与我的心(汉字我是谁)(3)

图1

那么为什么后人会把“蛾眉山”误认为是【峨眉山】,首先应该是后人认为既然是一座山,那么就用山字做偏旁会更合适,其次,不是有一个词叫做【巍峨】吗?人们一听这个“巍峨”,想到的估计就是指很高的山,而峨眉山本身又是一座很高的山,所以就写错了。然后以讹传讹,然后蛾e眉山就变成了峨眉山。

问题在于,为什么【峨】和【蛾】都带有【我】字?因为【我】的意思是“倾斜”。

我常常会想,像【我】这样的汉字造字的时候是不是会具备一些哲学含义。很可惜,它和我们上面说到的哲学意义上的“我”并没有什么联系,【我】就是“倾斜”的意思。为什么呢?我们来看【鹅】字,鹅,我们知道,肥肥胖胖的,走路一瘸一拐的,是很容易向前倾斜的对吧。所以它带了一个【我】字;【娥】查字典的话我们知道是形容女子的美貌。比如嫦娥就是众所周知的非常漂亮的女子。嫦娥或许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后人对她的形容。是怎么样的美貌呢?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讲过形容人的美貌有很多种,比如形容人清纯,就叫做【靓】或者【倩】,形容人的肤色好就用【艳】,指丰满的颜色,形容人的精致呢,就用【俏】,因为【肖】有小巧精致的意思。这个【娥】形容的是什么呢?是人的身姿。现代形容女人的美经常用前凸后翘的,那么【娥】就是这么一种美。前凸后翘自然就会就是“倾斜”之义。或者说【娥】可能是倾国倾城之义,也是我们说的倾斜。再看我们形容山的【峨】字,形容山常常用的“巍峨”,是形容山的高吗?其实并不是,它可能有“高”的意思,但是主要并不是形容山的高,而是形容山的陡峭,是倾斜度。意思是说,这个山看上去要倒了一样;再看【蛾】字,那么飞蛾和“倾斜”怎么有关系呢?这里只能够猜测,可能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飞蛾的眉毛就是很高的,而且是倾斜的。这个高是相对飞蛾它自身的体积来说的。人的眉毛相对人整体来说就很小。二是可能是它飞的路径。飞蛾很少飞很远的一般都是飞一下又找地方停留,飞一下又扑倒。也就是说它是很容易倾倒的;《说文》对【涐】的解释,水出蜀汶江徼外,東南入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大渡河。大渡河的落差非常的高。上面我们说了【我】是倾斜的意思,估计是因为它的落差而使用了【涐】字。

这个【俄】除了现在我们指的“俄罗斯”以外,它的意思是“顷刻”,比如它组词可以组成“俄而”,“俄然”,“俄顷”。也就是说它表达的是时间很短,指“在一瞬间”。为什么它也用【我】字呢?上面我们说【我】的意思是“倾斜”。倾斜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看【顷】的意思是头偏了,不正了。【顷】可以组词为“顷刻”,顷刻指的也是时间很短,怎么个短法呢,就是头不正的瞬间。或者说我们垂下头的一瞬间。也就是说,是倾斜引出的顷刻。而【顷】和【倾】在古代的是通用的。那么这个【俄】,就带有“倾斜”的意思。

从上面的字看出,带【我】的字都有“倾斜”的意思。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说文》,它还写了另外一层意思:我,顷顿也。结合带【我】的字的意思和《说文》的解释,所以我认为,【我】的意思就是“倾斜顷顿倾倒”等意思。是和【顷】有关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我】表示的是“倾斜”,我和“倾斜”有什么关系呢?

来看看古代人字的写法,古代人字的写法就是一个倾斜的形象的人。

汉字与我的心(汉字我是谁)(4)

这种写法表达了一种恭敬之意。而古人又喜欢自谦,比如古人喜欢自称为,“鄙人”,“在下”,“小生”,“禺”,还有之前章节讲的“吾”,都是谦词。所以,我推断,我应该也是一个谦词。为什么它是谦词呢?上面我们讲到它是“倾斜”之义。也就是说,我是倾斜着的,我是很恭敬的。所以,我是谁呢?“我”是这个弯着腰的恭敬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