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微缩化工厂(你好李焕英)(1)

小编是河南南阳油田的所谓“油三代”,父亲随家人从湖北江汉来南阳石油会战,母亲随家人从四川来南阳石油会战。在1960-197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各地诞生了一大批国营厂矿企业,有地方性国有企业,也有中央直管的国有企业,但它们都有一个特点,无一例外是从东北转移过来。最近大火的《你好,李焕英》,不少观众疑惑故事发生地是在湖北襄阳,为什么都说一口东北大碴子话?这就要从上世纪60年代前后说起,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重工业基地,当时的城镇化率和民众教育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为了与苏联、美国抗衡,从东北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人才、设备用于建设各种工业厂矿企业。

你好李焕英微缩化工厂(你好李焕英)(2)

片中的胜利厂原型便是现在湖北襄阳的卫东机械厂(现湖北卫东控股集团),该厂就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依然处于正常生产。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位于同一个盆地,两地在60年代相继成立了非常多的老厂矿企业,有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防爆机电、军用工业等涉足各个工业领域的老厂。

你好李焕英微缩化工厂(你好李焕英)(3)

走在襄阳或南阳街头,还能经常见到操着一口东北口音的中老年人,请不要奇怪,他们的父母都是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举家南迁,为共和国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虽然操着有别于当地的语言,但他们和自己的后代早已融入了地方生活。

你好李焕英微缩化工厂(你好李焕英)(4)

要说这种老厂矿企业与现代企业最不同的地方在于,老厂矿企业就是个小社会,在当时国家提倡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号召下,我所在南阳油田地方虽小,却一应俱全: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电影院、公交车、公园、商店超市甚至公安局、消防队都是企业自己的,当然现在正逐步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际关系和谐单纯,街上随便一个人虽然叫不出名但看着就很面熟,问几句就知道,这不那谁谁吗,在哪哪上班的。

你好李焕英微缩化工厂(你好李焕英)(5)

虽然处于河南南阳地盘,但油田的人只讲普通话,要知道河南人不爱讲普通话是出了名的。小区里经常可以见到全国各地的老太太们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互相唠家常的场面。我家的对门是湖北的,楼上是河南的,楼下是山东的。总之,在老厂矿企业里,天南海北的人你都能见到,而且大家都能融洽地在一起生活工作学习,这恐怕是与地方上最大的区别了。

全国各地的老厂矿企业正在没落,但它们永远不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