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水里的小虫子,有人靠它日赚斗金,购房买车;有人却感染细菌,手掌肿得像带来棉手套,疼得哇哇叫。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红虫。

山东的李四海(化名)连续几日闷闷不乐,因为隔壁村的赵志强也开始学他的样子到河里淘红虫了,气得李四海咬牙切齿。怨谁?只能怨李四海嘴里兜不住话,一次和赵志强几个人聊天时被问起收入,李四海用略带自豪的口气说道:也不怎么太赚钱,差的时候一晚挣四五百;好的时候一晚能挣四五千。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1)

最后,李四海还“谦虚”地埋怨道:我是几个人合伙,不如人家十几人开公司的,人家一晚至少赚1万元,我们只是喝点汤。李四海悔恨的是,不该说收入的事儿,更不该当着赵志强的面说。

赵志强是李四海隔壁村的“能人”,似乎每个村总要那么几个人:当国家给农具补贴时,他敢一口气购买几辆大型收割机;当国家鼓励种粮大户多承包田地时,他能一次把村里的100亩地收入麾下。正因为这种敢做、敢干的秉性,赵志强成了周围几个村的名人,也早早在县城购买了楼房。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2)

因为赵志强队伍的加入,使得原本就略显拥挤的河道更加紧张,几个红虫捕捞队伍分得的水域大幅减少,红虫捕获量直线下滑,一条船的产量由2-3百斤减少到了100多斤,再去掉杂七杂八的费用,每个人分不了几个钱。更令李四海郁闷的是,他们不得不到更远、更偏僻的水域打捞。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3)

让李四海、赵志强疯狂、着迷的正是红虫。红虫又叫血红虫,它是摇蚊的幼虫,体长2~30mm,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色以血红色为主,还有绿色、棕色及黄色。

红虫体内营养丰富,干物质占有体重的1.4%,其中干物质的蛋白质高达41%-62%,脂肪占比2%-8%,热量为4卡/克,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良的饵料,备受水族爱好者、钓鱼人、饵料厂家青睐。目前,市场上一斤红虫回收价为30-80元,而销售价却高达110-280元/斤。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4)

红虫多出现在臭水沟、污水池的缘故,一度被误认为是害虫。其实不然,红虫以水底的有机碎屑、藻类微生物为食,一次可吞食体重1.1-1.5倍的食物,能有效净化水质。

所以红虫常被环保部门视作监测水质状况的指示物:待测水域放些红虫,一段时间后如果红虫数量变多、体积变大,说明水体含有较多有机物,水质较差;如果红虫数量几乎不变,个个瘦骨嶙峋,则说明水质有机物减少,水质较好。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5)

在巨大的利益诱使下,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都有人或独自、或组成队伍跑到河里、湖里打捞红虫。一些人甚至投资几万元购买一条二手船,配上抽水管、滤网改造后用来捕捞红虫。夜晚在河道里看到灯照、听到机器的轰鸣声,90%以上的概率是有人正在打捞红虫,趁着夜间人少跟执法队伍“捉迷藏”!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6)

更令人揪心的是,红虫早已形成一条稳定的地下产业链,涉及捕捞、收购、运输、分装及最后投向市场等多个环节。部分头脑灵活的捕捞人把周围其他人的红虫收集起来,扮演起了中间商,统一向下游供货以此获取暴利。曾有外地网友反馈,当地的红虫价格飙升到了350元/斤,这是因为每个区域的红虫经销商做大、做强后往往形成垄断,牢牢把控区域内红虫供应。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7)

捕捞红虫存在巨大隐忧,过程中把水底搞得乌烟瘴气,破坏水底原有的生物结构、导致水体恶化。另外红虫占水域底栖动物总量的50% ~90%,是鱼、虾、蟹优良的天然饵料,经过肆意捕捞数量急剧减少。

所以随着红虫捕捞大军日益猖獗,国家对这一行为打击力度持续增大。2021年安徽淮上区法院作出一起抢夺式捕获红虫公益诉讼的案子,判处房某军等人承担赔偿金6.64万元,是其捕获红虫市场价值的40倍,另需要缴纳鉴定费3000元。一部分人见形势不妙立即刹车、不干了;一部分选择隔三岔五干一票;一部分人见红虫市场广阔,干脆做起了红虫养殖,还被当地政府当作重点培育项目。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8)

事实上,人们对红虫还存在一定的误解。上文说到红虫非但不会破坏水体环境,还能净化水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触摸红虫。红虫栖息在水底,又在运输、分装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体表布满了大量细菌。红虫体内蛋白质丰富,这些细菌一边从红虫身上吸收营养,一边快速繁殖,当人拿捏红虫过程中就可能被感染。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9)

钓鱼人深有感触,红虫的汁液浸染手指、手掌后,免不了瘙痒、阵痛,甚至肿得像带了棉手套。笔者的一个钓友被红虫感染后,跑遍了整个县城得不到医治,最后在连续喝了3个月外地老中医开的中草药才被治愈。

污水池里有白色小虫(污水池里的宝)(10)

此外,网友常把红虫与红虫病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没半毛钱关系。后者是一种丛林型斑疹伤寒,又叫羌虫病,以老鼠、狗、猫为宿主。被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恙虫幼虫叮咬而感染后,常有高烧、局部淋巴腺发炎肿大、头痛、出汗、结膜充血、昏迷、等症状。患有羌虫病后应多休息,并按照医生建议服药。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干净、卫生,降低恙虫密度,少去恙虫容易出没的地方。

原创: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