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擦起电

电荷初中物理(初中电学之两种电荷)(1)

1、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 实质:电子的得失或者叫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3、 特点: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4、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初中物理(初中电学之两种电荷)(2)

(1)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丝绸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毛皮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3)电荷间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 作用:用来检验物体物体是否带电;

(2)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初中物理(初中电学之两种电荷)(3)

四、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五、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电荷初中物理(初中电学之两种电荷)(4)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