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声11月7日讯 今天(7),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市科技局等11个市级部门主办,少年先锋报社、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举行了线上闭幕式,邀请公众通过“自然笔记大赛”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观看和参与。

自然笔记,是人们在自然中真实地感受、触碰,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去发现,用自己的笔手写、手绘,记录成图文并茂的作品。自2014年起首届自然笔记大赛举办以来,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一些超好看的手绘图(被这份手绘的自然笔记)(1)

(获奖作品之一 组委会提供)

身处自然之中,有观察所以真,有发现所以美,有分享所以善。2019年,在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中,来自重庆市内37个区县,以及四川、广西等省市的742家单位共组织提交参赛作品52566件,参与人数超过10万。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和严格的评审程序,《与鸽子的对话》等6件作品获特等奖松雀鹰自然观察员奖,《北行记》等40件作品获一等奖白海豚最佳分享奖,《百香果》等20件作品获一等奖小熊猫自然之家奖,《“节耳根”》等60件作品获二等奖红蚂蚁细致记录奖,《按蚊观察记录》等70件作品获三等奖蓝蜻蜓奇妙发奖,《巴西红耳龟》等51件作品获三等奖花蜘蛛网络人气奖,《“刺客”》传等80件作品获优秀奖绿树叶快乐探索奖,重庆南开(融侨)中学等45所学校获领头羊集体奖,《一片叶子落下来》等4件作品获优秀自然笔记课程奖,另有6154件作品获入围奖。

自2019年5月启动以来,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在大渡口、城口、江津、璧山、秀山等区县开展以“大自然中寻美德”“我是自然小侦探”等为主题的自然观察体验活动;开展“自然大巴公益课堂”宣讲服务活动30多次,并向重庆市内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学校捐赠《自然笔记大赛指导手册》等图书2400余多册道。

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线上闭幕式分为“友善和幸福”“敬业与梦想”“我和我的祖国”三个篇章。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的10余名获奖者代表先后亮相,向公众展示了获奖作品,讲述了各自的自然观察故事。其中,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学生郑煜璇在自家小区里发现一只翠鸟,通过观察其异常的处境和行为,认识并理解我们应该怎样与大自然友善相处;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学生余越运用在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进行倒插常春藤的观察实验,在坚持不懈中攻坚克难;重庆市沙坪坝区红糟房小学学生段涵予利用暑假在农村的奶奶家养蚕、观察蚕,通过观察记录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处,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次线上闭幕式还特别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家、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重庆市南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周利,重庆观鸟会会长、中华秋沙鸭全球工作组专家危骞等嘉宾担当“梦想引路人”,为获奖者代表颁奖,并结合各自的学习、工作经历,倡导公众,特别是少年儿童从小培养自己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精神,运用自己所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记者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第七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也即将筹备就绪,将于近期对外发布消息。

(重庆之声记者夏蕴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