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1、薨:hōng,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清代,皇贵妃以下到嫔死亡称薨。

2、鄙俚:(脂批中词),一意为粗野;庸俗;另指指粗俗的人。

3、大花面:俗称“大花脸”, 是各行当中“净”行中的“正净”。因为在脸上勾画一些彩色的脸谱,所以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概括说,净行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

4、小花面:即“小花脸”或“二花脸”,是“净”行中的 “副净”。因以工架、念白、表演做功为主,故又称“架子花脸”、“架子花”。架子花脸演员,既要有精湛的武功,又要善于表演、念白,还要有唱功。架子花扮演的多是性格粗豪爽直的人物,如张飞、盂良、焦赞、牛皋、李逵、窦尔墩、曹操等。另外,近似于丑角的表演风格,并且勾画脸谱的二花脸,也属于副净范畴。此外,还有武净 俗称“武花脸”、“武二花”。因表演时以跌扑摔打为主,又称“摔打花脸”。武净角色如《白水滩》中的青面虎、《挑滑车》中的黑风利等。

5、老外:京剧里的一个行当。在京剧中各行当中有“末”,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末行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末:一般扮演比同一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老外:所扮角色多半是年老持重者,其扮演对象颇广,上至朝廷重臣,下至仆役方外。

6、老旦:是戏曲中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一个行当。老旦的表演特点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

7、比丘尼:又称苾雏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门尼,俗称尼姑。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据南朝梁宝唱所撰《比丘尼传》记,中国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今徐州)人。其父叫仲诞,曾任甘肃威武太守。净检少时勤奋好学,稍长尤擅琴、书法和绘画,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子。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和尚下发,受十戒,成为中国第一位僧尼。

8、焚修:焚香修行。泛指净俢。

9、

第二十三回三姝献媚(杏子阴假凤泣虚凰)(1)

这一字笔者查过好多资料,均未找到其读音及意思。全句内容为“也有修竹的,也有

第二十三回三姝献媚(杏子阴假凤泣虚凰)(2)

树的”,内容版中“

第二十三回三姝献媚(杏子阴假凤泣虚凰)(3)

”作“剔”字。想来应为修剪、整理之意。

10、公冶长:公冶长(前519-前470)。公冶氏,名长,字子长、子芝。汉族,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孔子的女婿。 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鲁国国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相传公冶长家里只有母子二人,十分贫寒。他从小就很聪明,经常跟母亲到山上打柴。有一天母亲生病,不能上山打柴,他就背着母亲,一个人偷偷地上山去了。来到山上,他感到既孤单又害怕,不由得就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山上的小鸟,都纷纷从远处飞来,落到公冶长的身边。公冶长感到很奇怪,这时有一只羽毛乌黑的鸟在说:“你哭啥?你哭啥?”小公冶长更纳闷了,心想:鸟怎么还会说话呢?因此就说:“你是什么鸟,怎么也会说人话?”“我叫八哥,生来就会说话。”公冶长心想:鸟能学人说话,那么说,人也能学鸟说话了。这时八哥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为啥在这里哭啼?”小公冶长就把自己的名字和母亲生病以及到山上打柴害怕的事告诉了八哥。八哥和其它的鸟听了后,都觉得小公冶长怪可怜的,然后齐声说:“我们大家同你做伴帮助你拣柴。”小公冶长听了很高兴。他一边拾柴,一边看着这群鸟叨着一根根柴棒朝他身边堆,不一会,就堆成一座小山。公冶长用绳子捆好柴禾要回家,这时八哥不知从那里叨来一串花生,给小公冶长,叫他带回家给母亲治病。小公冶长很感激,背着柴,提着花生,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群鸟。回到家时,母亲问他去哪,他就把上山的事讲给母亲听,善良的母亲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从此以后,小公冶长每天都到山上打柴,经常和这群鸟玩,还常常学着鸟的叫声,时间长了,小公冶长不知不觉竟学会了鸟语,懂得了鸟音。几年后,小公冶长已长大成人,他仍然每天上山打柴,同这些鸟一块戏耍。一天,突然听到乌鸦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獐,你吃肉来我吃肠。”公冶长听后跑到了南山,果然看到有只死獐。他把死獐拖回家里剥了,然后把獐肉煮熟吃了,可是他忘记了乌鸦的话,把獐肠子埋了。乌鸦很生气,认为公冶长不够朋友,就想报复他。时隔不久,这天公冶长正在山上打柴,突然乌鸦又说:“公冶长、公冶长,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后,又往北山跑去。在很远的地方,他发现一堆人围着看什么,他以为又是一只死绵羊,恐怕被别人拖去,就喊:“你们别动,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当他走近一看,躺在那里的不是死绵羊,原来是一个死人(当时他还提把刀)。围观的人们把他捆了起来,送到县衙。到了县衙大堂,县官问他为什么要打死人。公冶长申辩说:“这个人不是我打死的,我也不知道谁打死的。”于是他将事情的经过向县官讲一遍,县官听了,暗说:“人怎么能会鸟语?”他怕公冶长撒谎,就叫差役背着公冶长,逮一个小燕子装在一个笼子里,提到大堂上,这时老燕子飞来,在外面乱叫。县官就问公冶长:“外边燕子说什么?”公冶长就说:“禀告大人,外边的燕子在说:我一没有得罪你,二没碍着你 ,为什么把我的孩子关在笼子里?”这时县官才真正相信公冶长懂得鸟语,确定他没有杀人,就把公冶长放了。

11、阿物儿:“东西”的意思,常用做蔑称或对人开玩笑的称呼。

12、祝赞:祷告于神,祈求福佑。

13、盘诘:pán、jié,查问、盘问。

14、咬群:指某一牲畜常与同类争斗。多比喻某个人爱同周围的人闹纠纷。

15、花掰:胡说八道、乱说之意。

16、袷裤:袷,jiá,同夹。袷裤即双层布料做成的较厚一点的裤子,多于春秋季节穿着。

17、菂官:菂,dì,古代指莲子。内蒙版用“药”,与藕官、芳官、蕊官等联系起看,药字有误。

18、感格:感于此而达于彼。“就可感格了”可以理解为:你此时的心意另一方虽未见,然而却已感知到了。

19、苍皇:同“仓惶”。内蒙版即作“仓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