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后浪我不知道,但不久在网络上,是真的掀起了一排巨浪。”

还能不能好好上网冲浪了?

事情源于在五四青年节那天,b站发布了一个宣传短片《后浪》,由优秀演员何冰老师演讲,讲述上一代人对年轻一代生活的赞许与激励。

如果作为b站本身来说,这样一个宣传视频没什么问题,但在五四青年节这样的日子上推出,并形成大范围传播,其中的意味就有些改变了,这也因此在网络上形成了巨大的争议。

因为环游世界、高空跳伞、潜水摄影,这些花钱才能好好享受的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真的get不到啊。

于是有人说:

“能给后浪降点房价,涨点工资不,后浪快干了。”

也有人这样自嘲:

职场修炼的十大能力(每一个在职场上拼尽全力的人)(1)

“后浪”的真相

事实的残酷之处在于,过去,你需要奋斗18年,才能和这些后浪一起坐着喝咖啡;而现在,又不知道要再熬多少年,才能轻松惬意的玩上他们常常玩的那些娱乐活动。

不管是什么,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那么它就是假大空,是虚幻的。这些百里挑一的精英们应当是浪尖那最闪耀的一头,而无数日日夜夜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坚守奋斗的人,才是真正的后浪的真相,只是他们在奔涌前,有许多事要做。

为了在将来能够掀起真正的浪潮,他们一直默不作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上。

他们有人在车间里的流水线上,从早到晚,从不停歇。

他们有人在写字楼里,为了改一个方案加班到凌晨。

他们有人打好几份工,在下班后还开着滴滴赚补贴。

他们在路上,在出租房里,遇到过小确幸,也经历过孤独与失落,最后还是笑着活着。

他们不会在高空跳伞,花钱享受刺激时捏一把冷汗,只是在一线勤勤恳恳付出,抛洒汗水与热泪。

他们通过劳动创造的财富,在心灵上更加充实,更有成就感,而非纵情一跃,只留下一片空虚。

他们是当代的青年,是你和我,每一个最平凡不过的人,经历着买房还贷的煎熬,与爱情、结婚的烦恼。

也许他们不能像视频中的那些人一般光彩,但他们确确实实是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

他们是大海里最厚重的一片,为了今后能够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在拼搏着。

不听抱怨,有拼搏才有未来

拼搏的话,应该是自己对自己说,别人说了,总会有种被画大饼的意味。

但仍旧有一提的必要,因为经历《后浪》引起的争议,自嘲、批评、质疑,这样的话听多了,难免会让人觉得自己就是被收割的韭菜,进而变得颓废丧气。

有的人会自己觉醒,想要继续往上爬,就藏起失落的一面,选择积极进取;有的人要干几碗“毒鸡汤”,才能继续向前走;还有的人,仍旧在原地打转。态度差异,没有对错。

只是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很多人早已明白,要摆脱被收割命运,中间必然有一个奋斗煎熬的过程,努力不能保证100%成功,但终归有收获。

去做,总比一动不动来的强。

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不管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我们看过的每一本书同样是如此,不管是高雅的,还是庸俗的。它们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提供经验的借鉴基础,带来启发,让我们灵光一现,产生更多的想法。

向上走的阶梯,经常是若隐若现,但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总能找出向上的第一步。

乐观者们从来都是竭尽全力,不拒绝所有可能的尝试,他们终究会踏上台阶,一步一步向上走,成为浪尖。

是要享受安逸,还是奋起拼搏,怎么选,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想。

那些在岗位上坚守的人,他们或许早就弄明白了,所以选择了向前行,他们早就明白工作不是为了老板,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成长,目标清晰,所以一直激情澎湃。

百年前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些在职场上拼搏的人,正展现着真正后浪青年们的面貌。

他们前赴后继的点燃着,成为耀眼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