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棒的弦乐四重奏:「Quartet Modigliani - Portraits」

作者:刘汉盛

摘 要: Portraits是肖像, Quartet Modigliani是法国一个弦乐四重奏的团名,今年成立第15年。

弦乐四重奏全套(很棒的弦乐四重奏)(1)

专辑名称:Portraits

演出:Quartet Modigliani

发行公司:Mirare

唱片编号:3 760127 224150

Portraits是肖像, Quartet Modigliani是法国一个弦乐四重奏的团名,今年成立第15年。如果您对绘画稍微有点认识,就会发现这个弦乐四重奏团的名字是意大利著名画家、雕塑家Amedeo Modigliani的姓。没错,这个弦乐四重奏团就是以亚美迪欧 莫达瑞安尼(1884-1920)为名。他的画作「向左侧卧的美女」在苏富比叫价47亿台币。

画家通常在生时穷困潦倒,Modigliani也不例外,不过他在生命的最后三年却跟年轻的艺术系学生珍妮产生一段坚定的爱情,最后这三年不顾家人反对,他们二人在一起。1920年Modigliani逝世,葬礼办完之后,珍妮就在家里跳楼自杀,结束年轻的一生,二人葬在一起。Modigliani生前也画了一幅珍妮的肖像,名为「戴围巾的珍妮」,这幅画的拍卖价也要十几亿台币。

会聊到Modigliani,不仅是因为这个弦乐四重奏团以他为名,还因为这张CD中所选的13首曲子,就是要像参观Modigliani所画的肖像一般,让听众有如漫步在画廊中,看到每位音乐家的肖像,品味他们的音乐风格。而且,这十三首曲子都是这个弦乐四重奏团平常演出时所安排的昂可曲。我们都知道,昂可曲不可能安排不好听的曲子,也不可能安排太长的曲子,所以这13首曲子中,最短的只有2分17秒,最长者9分38秒。能享受到那么长的昂可曲,那也是赚到了。

Quartet Modigliani所选的这13首曲子最早从Roman Hoffstetter(1742-1815)开始,一路选了许多维也纳的音乐家,一直到美国作曲家Barber的作品,还包括莫扎特、门德尔颂、萧士塔高维契、魏本等等共13位作曲家。为何最早的作曲家要选Hoffstetter这位德国作曲家呢?因为海登的弦乐四重奏Op.3,以前一直被误认是海登的作品,后来才发现原来是Hoffstetter的作品。海登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按理说这张CD至少也要选他一首曲子吧?但是却没有,反而以Hoffstetter的曲子入选,这应该是刻意选的。

说了半天背景资料,到底这张弦乐四重奏演奏得如何?曲子好听吗?录音效果好吗?演奏得很好,曲子每首都很动听,录音效果非常好。尤其把Barber那首著名的「弦乐的慢板」以弦乐四重奏来演奏,演奏到高潮时真是惊心动魄。事实上这首曲子本来就是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只不过一般人听到的都是改编为弦乐群演奏的型态,现在Quartet Modigliani以原本的四重奏型态演出,真是精采。

这张CD中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的都是名琴,小提琴一把是1773年Guadagnini, 一把是1780年Guadagnini,中提琴是1660年古琴,大提琴则是1706年。这四把琴的美声透过优异的录音技术,让我们得以享受到非常美的声音。不过,我经常说,想要把弦乐四重奏唱得好听,音响系统必须调得很平衡才行,否则您都会误解这是普通的录音,甚至可能有人还会觉得不好听。

曲目:

1. 4 Pieces for String Quartet, Op. 81: III. Capriccio. Andante con moto

2. String Quartet No. 1: III. Scherzo

3. Crisantemi, SC. 65

4. String Quartet No. 2, Op. 26: II. Intermezzo

5. String Quartet in A Minor: II. Scherzo. Allegro vivo, con spirito

6. String Quartet, Op. 11: II. Adagio

7. 5 Minuets, D. 89: No. 3

8. String Quartet on the Theme B-la-F: III. Serenata alla spagnola. Allegretto

9. Two pieces for String Quartet, Op. 36a: II. Polka

10. Langsamer Satz für Streichquartett

11.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Hob.III:17: II. Andante Cantabile

12. Divertimento in F Major, K. 138/125c: III. Presto

13. Plink, Plank, Plu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