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观点:关于荃桡号出处,原来新闻报道都是未经考证,以讹传讹。

龙舟竞渡的准备工作通过哪些文字(学习笔记:西湖荃桡号及龙舟竞渡考)(1)

笔记:龙舟竞渡来历

楚国人为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借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希望阻止鱼儿吃掉江中屈原的身体,此龙舟竞渡之寓意,被《史记》所肯定。

笔记: 报纸文摘

“荃桡”号龙舟:“荃”(quán)是香草的意思,“桡”(ráo)的意思是船桨。南宋西湖上曾有一艘叫“荃桡”的御舟,后来元代画家王振鹏泼墨描绘南宋皇家游湖的场景(疑点),把“荃桡”也画了进去。 按照王振鹏画的样子设计制造了“荃桡号”,这是迄今为止西湖中装饰最精致最豪华的游船,船体长25米,宽8米,高两层,上下大约能容纳100位游客。

龙舟竞渡的准备工作通过哪些文字(学习笔记:西湖荃桡号及龙舟竞渡考)(2)

笔记:关于荃桡记载

最早见于楚辞当中屈原的《九歌·湘君》,“荃桡兮兰旌”——乘的船用香草做的船桨,用兰做旌饰的意思。

笔记:虽孪生非亲生

《清明上河图》的“孪生姊妹”叫做《西湖争标图》,它是披星戴月搞研究的专家,从《清明上河图》的跋文里发现的。

笔记:此西湖非彼西湖,别把杭州作汴京

“西湖”为北宋开封皇家御园金明池的别称,非杭州西湖。“争标”为北宋皇家每年三月三举办的龙舟夺标赛。

笔记:实是元代人画的北宋场景

元人画龙舟竞渡题材的热情远远高于南宋画家,根据美国学者高居翰先生《古画索引》载录的龙舟竞渡类题材长卷绘画有7件之多,加上其他信息来源,目前所知的此类绘画长卷大约有10幅以上,其中有图像面世者共10卷,画名、内容均大同小异,其共同点均作为王振鹏之迹,都是白描长卷。

龙舟竞渡的准备工作通过哪些文字(学习笔记:西湖荃桡号及龙舟竞渡考)(3)

笔记:界画

中国绘画有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称为“界画”。

笔记:王振鹏

王振鹏,字鹏梅,浙江温州永嘉人。元代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被元仁宗赐号为“弧云处士”,传世作品有《龙舟竞渡图》、《伯牙鼓琴图》、《阿房宫图》《金明池图》等。

感悟: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读图的时代,观众和游客能看到的资料已经很多,观众和游客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那普通的“看图说话”式的讲解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和游客的需求了,这时候就要把书画背后故事揭示出来,这样就需用导游员和讲解员去了解目前学术前沿最新的研究成果,才能让观众更深刻的了解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