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不少老年人选择到养老院养老,一方面在生活上能得到较好的照料,另一方面,机构内有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尤其是对于许多高龄、慢性病、失能、失智老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日常的康复非常重要,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生命质量。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发展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2022年7月,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各地要在摸清失能等老年人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入住需求和意愿,采取差异化补助等多种措施,推动养老机构改造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主要接收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各地要指导支持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为养老机构提供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上门巡诊等服务,做实合作机制和内容,提高医养结合签约服务质量。鼓励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诊疗服务质量。
国家围绕老年人的需求,不断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现在不少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生接诊、康复治疗等服务。
哪些老年人需要康复活动?
1、有明确身体或功能残疾的老年人。
2、各种慢性疾病及其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神经损伤、骨折、肺部疾病、肿瘤、心脏疾病、精神疾病等遗留下的肢体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3、生理性或病理性衰老(如咀嚼困难、活动受限、跌倒、步态障碍)等引起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养老机构有哪些康复活动?
老年康复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其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目前养老机构内康复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物理康复
物理康复主要是与人的行走于身体姿态有关的康复。例如通过肌肉力量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站立与行走训练、轮椅训练、姿势与转移训练、物理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等,让老人能够逐渐恢复行走的能力。
02.日常自理康复
是帮助恢复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康复活动。让老人可以自主或是在辅助下完成进食、如厕、个人卫生、穿衣、洗浴、移动等动作,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康复信心。
03.语言康复
主要是对于由于中风引起的语言表达困难以及食物吞咽方面的康复。如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障碍、文字理解、书写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04.认知训练/康复
主要是针对脑部损伤或失智而引起的认知功能失调方面等的训练/康复,例如脑外伤、脑萎缩、脑部炎症、脑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病等。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计算能力训练以及知觉障碍训练等。
05.心理康复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项机能衰退,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由于疾病、失能、丧失独立性等原因,很容易产生烦躁、忧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亲属和社会的关怀,帮助老年人适应身体的变化,释放不良情绪,纠正不良行为。
康复活动能够帮助长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程度,减少发生久病卧床和老年性痴呆的机会。目前养老机构中涉及到康复服务主要集中在护理型机构,像是脑中风、阿尔兹海默病等这类失能、失智老人对康复需求较大,在选择养老机构时,需要对机构的康复能力、技术和经验做一个清楚的了解,由专业养老顾问帮助您了解机构的实际情况,挑选更为适合的养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