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妇孺皆知的清明诗,名字就叫清明,唐杜牧所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把一首古诗改成一篇短文50字(改变标点和读法)(1)

有好事者就指出此诗不合情理:如着急赶路的话心情是很着急的,已经雨纷纷了怎么还想着喝酒,清明回家祭祖了怎么还有心情喝酒,还有就是下雨天怎么会有牧童,牧童怎么会知道酒家在哪里等等。

但是这首诗可是重新编排,古人写字没有标点,断句全凭猜测,通过更改句读的方法,可以将此诗改为词,改后内容如下: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把一首古诗改成一篇短文50字(改变标点和读法)(2)

不说断句正确与否,单这样读的话,但意境不改,还更增趣味。

另外还有一首诗,可以通过断句的方式改为词,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把一首古诗改成一篇短文50字(改变标点和读法)(3)

据说清朝纪晓岚给皇上题写扇面,写的时候漏了一个字, “间”字,被皇上抓住马脚,正要责罚,纪晓岚灵机一动,就给皇上说扇面上题写的本来就是一首词,并且读了出来,皇上心里明白这是在狡辩,但也为纪晓岚的博学和应变能力折服,也就没有责罚。

具体是这样改的: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把一首古诗改成一篇短文50字(改变标点和读法)(4)

这样一改,有了错落有致的感觉,读起来更有节奏感,诗原来的意思也没有变化。

中国诗词博大精深,应该还有其他的能够改成词的诗,或者能够改成诗的词,改编一下,成为趣谈,也增加了学习中文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