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点”游戏是一种填运算符号的游戏。

24点好玩的游戏(24点游戏)(1)

游戏规则是:

先去掉一副扑克牌中的大小王两张牌,

在剩下的52张牌中,

任取四张牌。

根据四张牌上的点数,

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的任意几种进行计算(可加括号)。

每张牌的点数都必须用,

并且只能用一次,

使最后的结果等于24。

以抽出的四张牌为2、3、4、6为例,可以有如下多种解法:

24点好玩的游戏(24点游戏)(2)

再以抽出的四张牌为2、5、6、10为例,可以有如下多种解法:

24点好玩的游戏(24点游戏)(3)

凑24点的常用思路是:

先想主体算式,

主算式常用乘法、加法、减法,

很少用到除法。

再凑主算式所需的乘数或加数或被减数及减数,

此步骤要加、减、乘、除都考虑。

一般来说,

数小,考虑乘法;

数大,考虑加法;

如果超过24,再考虑减法或除法。

不过,

有时凑不出来不是水平问题,

而是这四张牌本身就无法凑出24。

一副牌(52张)中,

任意抽取四张共有1820种不同组合,

经计算机准确计算,

其中有458种组合是算不出24点的。

而大家最困惑的问题是,

为什么他能想到,

而我想不到?

其实能不能快速做出24点,

主要靠数感,

方法思路是次要的。

很多人,

特别是孩子算24点非常快,

问他是怎么想到的,

他说他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到的,

反正一想就想到了。

实际上,

是因为他做了太多的计算,

数感极好。

好到什么程度?

比如13×4的得数是52,

他不是靠算的,

52是直接浮现在他眼前的。

所以在多数人还在绞尽脑汁的时候,

他的答案已经出来了,

没有为什么,

就是直接能看到。

因为他练计算练得太多了,

以至于他没有刻意记,

也不小心牢牢记住了,

形成了条件反射。

别人不能直接看到52,

就不会直接往这儿想,

他一眼不仅能看到52,

还能看到这四个数两两之间,

通过加减乘除的所有得数,

脑中浮现这么多数,

随便凑一凑就出来了,

所以他出答案很快。

这就是为什么小学,

尤其是低年级,

特别爱组织24点比赛的原因。

可以以游戏、比赛的形式,

激励孩子练好计算,

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所以家长如果想辅导孩子24点,

重点不是24点本身,

而是计算,

练好计算,

24点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能有的家长会想,

练计算真的有用吗?

我一个成年人,

还能不会这么小的数的计算?

但是我总是凑不出来,

所以我认为练计算没有用,

我就是要寻求秘密的方法。

那是因为计算不是会就行,

要的是熟练程度。

成年人已经几十年没有练过计算了,

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

可能比不上一些天天练计算的孩子。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凑不出来,

只能说明计算的熟练程度不够,

与方法、天赋无关。

很多人学东西总是求快,

但是大家都知道,

欲速则不达。

其实最快的方法往往是最基础的方法,

不够快就是因为练得不够多,

盲目追求方法而瞧不起练习,

只会离快越来越远……

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我,

“数独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我方法都会了,

但是我还是做的很慢,

是不是还有更快的方法?”

类似这样的问题……

其实接触数独时间长一些的朋友就会了解,

数独不是一种方法就能做出来的,

是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的。

知道了方法只能算了解,

真正开始使用方法练习,

才算开始入门了。

而做题的快慢不仅与方法有关,

更与练习的多少有关。

方法与成绩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就是练习,

大量的练习。

希望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

都能愿意沉下心来,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